四川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03-12 四川省统计局

民航 亿吨公里 7.6 11.3

水路 亿吨公里 75.1 32.8

旅客运输周转量 亿人公里 1234.8 6.3

公路 亿人公里 802.2 4.0

铁路 亿人公里 221.5 13.4

民航 亿人公里 208.8 4.6

水路 亿人公里 2.3 3.9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458.9亿元,增长16.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7.8亿元,增长21.3%;电信业务总量1411.1亿元,增长25.6%。年末拥有本地电话网固定交换机容量2108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9624万户。年末电信公网电话用户5575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419万户,减少13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156万户,增加747万户。电话普及率63.4%,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16.1%,移动电话普及率47.2%。互联网注册上网用户526万户,光缆线路长度56.2万公里。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61.0亿元,增长32.9%;其中税收收入1180.4亿元,增长33.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242.5亿元,增长18.2%。

金融运行平稳。2010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504.1亿元,比年初增加5378.2亿元,增长21.4%。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9489.9亿元,比年初增加1768.6亿元,增长16.3%。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9485.7亿元,比年初增加3571.5亿元,增长22.4%,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4040.8亿元,增加3256.3亿元,增长41.6%。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0763.3亿元,现金支出40828.1亿元,累计净投放现金64.9亿元。

保险市场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2010年底,共有保险公司54家,按业务性质分,有产险公司25家,寿险公司26家,养老险公司2家和健康险公司1家;按资本国别属性分,有中资公司43家,外资公司11家。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765.8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02.3亿元,增长27.9%;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63.5亿元,增长33.9%。全年支付各种赔款和给付150.9亿元,增长15.6%。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90.4亿元,增长16.6%;人身险赔付支出60.5亿元,比上年下降14.1%。

截至2010年年底,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90家,其中H股公司9家、A股83家;全年累计实现融资216.8亿元,其中11家公司实现首发融资,融资148.6亿元,7家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融资金额68.2亿元。

截至2010年年底,投资者证券账户开户数和证券交易额分别为700.2万户、3.7万亿元;投资者期货帐户开户数、代理交易额分别为3.2万户和5.0万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0年,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含技工校、职业培训机构)2.9万所,在校学生1792.3万人,教职工92.0万人,其中,专任教师76.4万人。

义务教育。2010年新增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1个,全省181个县(市、区)全部完成了“普九”义务教育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100%。全省共有小学9282所,招生96.5万人,在校小学生592.1万人;普通中学4738所,招生164.2万人,在校学生490.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00所,招生6684人,在校生4.2万人。

高等教育。全省共有普通高校93所,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108.6万人,增长4.9%;毕业生27.9万人,增加2.6万人。研究生培养单位37个,招生2.6万人,增长7.0%;在校学生7.8万人,毕业生1.9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5%。

职业教育。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校)679所,招生57.6万人,在校学生140万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93所,在校学生27.4万人;全省普通高中747所,在校学生146.2万人。普高和中职在校生比例达1.04:1.00。全省职业培训机构4902个,注册207.6万人次。

成人教育。全省成人高等学校22所,成人本(专)科在校学生30.1万人;成人中学28所,注册学生2.7万人。全年参加自学考试66.8万人,本(专)科毕业2.3万人。

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962.3亿元,增长28.1%。年末拥有在川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3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90家。全省有两院院士60名,62人次。

科技创新能力。年末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1498家,评选高新技术创新产品30个,产学研创新联盟101个,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21家。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7000项,成交金额62亿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609项;241项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9项,二等奖53项,三等奖159项。有34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

全年共申请专利40230件,专利授权32212件,其中新增专利实施项目4129项,新增产值735.67亿元;行政机关立案处理专利案件46件,审理结案45件,结案率97.8%。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32.8亿元,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22.9亿元。年末拥有艺术表演团体82个,艺术表演场所54个,文化馆203个,文化站4446个,公共图书馆159个。截止2010年底,全省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2个。藏羌彝文化走廊、观音文化产业园、羌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九寨沟文化产业群初具规模。

文艺创作。全年摄制电视剧8部,电影故事片3部。成功举办第六届全省少数民族艺术节,《未来组合》、《巴山秀才》等一批优秀剧(节)目获华表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奖等众多奖项,世博会四川文化活动周精彩纷呈。

文化遗产保护。2010年新增博物馆1家,全省共有博物馆90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70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2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7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260处。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进入常态,全年共接待观众1560万人次。截止2010年底,全省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0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33项。

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推行“两个加快”,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年末拥有无线广播电台11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37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6.2%,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拥有电视台11座,电视综合覆盖率97.3%,比上年提高0.06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达1237.4万户,比上年增加17.6万户。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西新、农村电影放映等重点工程建设,完成了151443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广播影视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初步建立了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新闻出版和档案工作。全年出版地方报纸135种,出版量15.7亿份;出版期刊340种,出版量9691万册;出版图书7108种,出版量19889万册;出版音像制310品种,电子出版物150种。年末有档案馆244个,其中专门档案馆20个。全年向社会开放各类档案762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