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东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客运量3842.3万人,比上年增长25.1%,旅客周转量129379.9万人公里,增长6.6%;公路货运量2091.1万吨,比上年增长35.8%,货物周转量103611.6万吨公里,增长36.6%。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2211.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2.3公里。机动车辆快速增长,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72916辆,其中私人汽车64948万辆,比上年末分别增长29.5%和31.6%。 全市邮电业务收入73178万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8004万元,比上年增长7.2%;电信业务收入65174万元,比上年增长8.9%。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24.92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2.63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2.29万户,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为30.45部/百人。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3.05万户,年末达到89.95万户,移动电话主线普及率为109.68部/百人。新增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0759户,年末拥有106503户;年末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到100%。 全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724.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国内游客715.68万人次,增长15.6%,国内旅游收入42.94亿元,增长23.8%;入境游客8.35万人次,增长8.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786.36万美元,增长7.2%。 七、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48.86亿元(见图6),比年初增长21.9%。人民币存款余额445.48亿元,比年初增长21.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7.70亿元,增长20.6%。金融系统本外币贷款余额304.20亿元,比年初增长23.5%。人民币贷款余额295.93亿元,增长21.6%。从人民币贷款投向看,短期贷款增长18.8%,其中:个人消费贷款增长100.5%;中长期贷款增长30.1%,其中:个人消费贷款增长9.5%。 全年保费收入109961万元,比上年增长27.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3782万元,增长27.1%;人身险保费收入76179万元,增长28.2%。赔款、给付共23535万元,其中财产险13839万元,人身险9696万元。 ![]()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拥有高等院校2所,当年招生数4467人,在校学生13010人,毕业生3807人。全年各类高等院校录取人数达5048人,其中普通高等院校录取人数4397人。年末全市拥有普通高中12所,招生数5521人,在校学生15573人;职业中学10所,招生数3844人,在校学生10283人。初中毕业升高中段比例为98.4%。初中37所,招生数8234人,在校学生28044人。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小学95所,招生数10872人,在校学生59607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小学毕业升初中比例达100%,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为100%。特殊教育学校1所,当年招生数11人,在校学生140人。幼儿园207所,招生数8707人,在园幼儿30923人。 年末拥有地及地(市)以上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9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全市获科技进步奖35项,其中:地(市)级11项。科技成果鉴定24项,其中:地(市)级24项。专利申请受理1438项,专利申请授权1318项。 全市拥有天气观测站1个,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点总数达到24个。全年一般性质降水24小时预报准确率80.1%,重要性质天气24小时预报准确率55.0%,温度预报准确率88.9%。 全市获得浙江名牌产品4只,复评19只;金华名牌产品10只、复评10只。全市新获食品QS证书8张,累计共108张;企业参与制订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5项;确认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国家级1家,金华市级1家,省级计量检测体系水平企业4家,全市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省级验收2项。全面完成监督检查产品企业信息库建设,入库企业162家。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836台件。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年末拥有文化馆1个,组织文艺活动25次,举办训练班10次;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25.8万册;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个,演出场次330场;剧院1个、电影院1个。全市有线电视用户20.6万户,其中数字电视5万户。广播综合覆盖率为99.6%,电视综合覆盖率99.2%。拥有档案馆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45767卷,其中建国前6437卷,建国后39330卷。 参加地市级以上运动会获金牌12枚,银牌16枚,铜牌10枚,其中:省级比赛金牌3.5枚,银牌7.5枚,铜牌3枚。全市有二级运动员6人,向上级输送体育人才5名。全市共发行电脑体育彩票5443万元。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诊所)2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个,妇幼保健院1个。年末拥有床位2044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1894张,妇幼保健院床位150张。卫生技术人员(不含诊所)3548人,执业医师1245人,执业助理医师244人,注册护士1056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55人。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技术人员50人。社区卫生服务站78家。另有诊所、医务室、卫生室等530个,卫生技术人员590人。农村卫生服务得到改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上年的93.8%提高为95.4%,自来水受益人数达63.97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568059人,参保率为93.7%,乡镇覆盖率达100%。 十、环境保护 全市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个,面积25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2个,面积54.4平方公里。污水处理厂2座,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8.9%。全年工业用水重复用水率为56.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8.6%,工业废气治理设施343套。 建成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为14780公顷,市(地)级生态乡镇11个,规范化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90.6%。累计建设生态公益林优质林分面积26577公顷,森林面积达10736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9%,年末森林蓄积量401.1万立方米。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总人口820091人,其中:男性人口416479人,占50.8%,女性人口403612人,占49.2 %。年末总户数321948户。年内出生人口7690人,出生率为9.40%。;死亡人口5676人,死亡率为6.94%。;净增人口201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6%。,比上年下降0.08个千分点。 据城乡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412元(见图7),比上年增长13.7%,增幅比上年高2.6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3995元,增长18.5%;家庭经营纯收入5648元,增长5.4%;转移性纯收入增长44.3%;财产性纯收入增长0.5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615元,增长1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50元,增长16.5%,其中工资性收入11528元,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827元,增长16.7%。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9.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68.2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