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东西湖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东西湖区统计局 (2011年3月6日) 2010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契机,抢抓机遇,克难奋进,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加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据初步核算,2010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230304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9%。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13011万元,增长1.8 %;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404337万元,增长21.5 %;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85700万元,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09年的5.5:57.3 37.2调整为4.9:61.0:34.1。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54562元,比上年增加5700元。 二、农 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8665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全区调减棉花种植面积32019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10%,并在径河、长青街完成稻田改种快生菜2000亩,在压减棉花种植的新沟镇街、东山办事处新发展钢架大棚1000亩,完成池塘清淤改造10000亩,低湖田改精养鱼池2000亩。水产养殖面积69556亩,其中名特优主养、套养面积57000亩,比上年增长14%(主要农产品产量见附表)。 着力推进“无牛耕区”创建,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全年落实耕牛处置补贴资金247万元,用于补贴农户购置农机具,并为农户争取农机补贴资金使用额度925万元,补贴农机具4116台(套),农机新增动力8000千瓦。全年有效灌溉面积178850亩,农业机械总动力221506千瓦,同比增长3.9%,农田排灌动力36063千瓦,同比增长6.3%。全区完成植树造林42.17万株,造林面积4750亩,新增育苗面积600亩。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产业,以“四季吉祥”项目为重点,重点培植慈惠汉江沿线、东山巨龙湖、柏泉“三古”、径河水乡旅游城、东方马城跑马基地等五大乡村休闲旅游板块(基地),形成现代农业旅游休闲观光自然生态系列。全区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从业人员1350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52人,分别比上年增长8.7%和16.5%。全区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45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90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5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076037万元,比上年增长28.3%,实现工业总产值3744522万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14527万元,增长27.6 %,实现工业总产值3517585万元,增长 24.8%。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内资企业1691606 万元,增长31.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825979万元,增长19.1%;全年重工业总产值1222495万元,增长25.5%;轻工业总产值2295090万元,增长24.5%。轻重工业结构由2009年的69.4 :30.6变化为65.2:34.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详见附表)。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214525万元,比上年增长31.9%;利税总额276936万元,增长16.9%,其中,利润总额186266万元,增长16.1%。 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28300万元,比上年增长5.2%,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050869万元,增长38.4%。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76118万元,增长39.7%。专业承包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4751万元,增长9.9%。实现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616万㎡,增长5.3%。实现利税总额128393万元,增长43.6%。其中,利润总额60333万元,增长50.2%。建筑业企业职工平均人数53286人,比上年减少5.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42479万元(按在地统计,不含房开),比上年增长44.2%。其中,一产业投资20233万元,增长35.0%;二产业投资982553万元,增长48.0%,其中制造业投资864000万元,增长47.4%,制造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6.01%;三产业投资539693万元,增长38.2%。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60362万元,增长213.5%,其他房地产业投资119875万元,增长131.7%。三次产业的投资比重分别为1.3%、63.7%、35%。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830032万元,比上年增长27.3%。 五、交通业、邮电业和物流业 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6539万元,比上年增长 17.7%;公路运输全年完成货运量1838万吨,增长8.2%;货运周转量108747万吨公里,增长10.4 %;完成客运量1258万人,增长3.6%,客运周转量47799万人公里,增长10.4%;水路运输完成货物吞吐量118万吨,比上年减少13.2%。 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收入33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7 %;区内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6.9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 9.5万户。 保税物流中心全年进出口业务达11946票,货运量11万吨,总货值18.5亿美元,征收税款5.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分别增长63.3%,55.6%,62.3%和22.7%。除一日游业务外,在保税物流中心内,先后引进了法国阿基坦大区的红酒项目、厦门优传红酒交易市场项目,在扩大通关业务量的同时大力发展国际采购和配送业务。充分利用保税区、保税仓储展示国际商品的优势政策,打造国内中部地区规模大、档次高的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六、对外经济和商业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全年内资项目实际引进区外资金49.6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全年实际出口创汇1.3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7%。 全年新签约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44项,比上年增加19项,协议投资总额154.3亿元人民币,增长59.9%。其中:引进投资千万美元外资项目11项,投资总额4.33亿美元;引进亿元内资项目33项,协议投资总额124.9亿元人民币。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4771万元,比上年增长 17.5%。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629938万元,增长18.0%;住宿餐饮业64833万元,增长12.8%。 七、财政和保险业 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871454万元,比上年增长72.8 %。地方财政收入435753万元,增长148.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23684万元,增长42.0 %,地方财政支出504859万元,增长116.6%。全区18个街、办事处(园区)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424770万元,增长33.4%;地方财政收入96184万元,增长22.4%。 全年保费收入16214万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243万元,比上年减少9.6 %;寿险保费收入12971 万元,比上年增长24.1 %。全年保险赔付支出5100万元,比上年减少46.9 %。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2163万元,比上年减少 53.0%;寿险赔付支出2937万元,比上年减少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