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乳山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3-11 威海市乳山市统计局

2010年,全市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增活力、重民生、抓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实现稳步回升,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 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7.3亿元,比上年增长0.5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98%;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15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8%。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8.72%、56.34%、34.9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54645元,比上年增长12.4%。

二、农  业

农业生产总体发展稳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3%。粮食总产量达到31.8万吨,同比增长10%,其中秋粮增长18.9%;蔬菜和水果产量分别达到35.5万吨和48.5万吨。林业生产发展平稳。全年新完成造林面积2890公顷,同比增长2%;森林覆盖率达到40%,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畜牧业发展速度略有下降。2010年末生猪存栏量达到23.3万头,同比增长1.7%;肉类总产量达到2.6万吨,同比下降8.3%,禽蛋产量达到2.9万吨,牛羊奶产量达到2.2万吨。渔业生产发展稳定。全年水产品总量达到28.4万吨。其中:淡水产品产量0.6万吨;海水产品产量27.8万吨;水产品养殖总面积7967公顷;养殖总产量达21.7万吨。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95.78万千瓦;农用拖拉机64837台,同比增长9.98%;农用汽车16327辆,同比增长1.73%;农村用电量10408万千瓦时;农田水利建设有所加强,年末排灌动力达到9.5万千瓦,同比增长8.94%;全市化肥施用量(折纯)33662 吨,比上年减少8%。

三、工  业

工业经济较快发展,运行质量总体平稳。一是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863.31亿元,增长17.7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4.6亿元,增长17.16%;实现利税50.36亿元,增长16.61%,其中实现利润32.3亿元,增长16.87%。二是工业用电量增速加快。全市工业用电量48718万度,同比增长10.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40651万度,同比增长14.82%。三是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总体稳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0.1%,比去年同期提高32.02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为15.47%,比去年同期高0.7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达到44.76%,比去年同期降低4.15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达到4.19次,比去年同期加快0.68次;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52221元/人,同比提高17.73%。年末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2010年  上年增减%

黄金  (公斤)  3717.1  -1.46

铁矿石  (万吨)  42.74  10.64

发电量(含热电厂及企业自发电)  (万千瓦小时)  6838  -10.8

配混合饲料  (万吨)  2.96  18.42

果汁  (万吨)  6.15  -31.36

饮料酒  (万千升)  6.2  11.3

布  (万米)  5632  19

服装  (万件)  3357.23  18.1

机制纸  (万吨)  3.58  4.62

化肥  (万吨)  7.45  0.53

塑料制品  (万吨)  9.93  17.35

花岗石板材  (万平方米)  111.5  19.78

生铁  (万吨)  30.33  -1.45

锁  (万把)  5635  1.83

民用钢质船舶  (万吨)  4384  59.13

交流电动机  (万千瓦)  38.73  -11.91

低压开关板  (万面)  3449  24.65

糕点  (万吨)  6.02  17.97

水泥  (万吨)  82.36  11.83

注:主要工业品产量为规模以上企业。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208.27亿元,比上年增长18.17%。其中:城镇以上投资159.52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城镇以下投资4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81.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76%;更新改造投资6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46%;房地产开发投资64.43亿元,比上年增长27.79%。建筑业生产、效益双增。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施工产值4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7.78%;竣工产值35.94亿元,比上年增长24.5%;施工面积达到478.68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7%;在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全市建筑企业实现工程结算收入4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实现利税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实现利润3.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7%。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能力显着提高。全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75.73公里;到年末拥有营运载货汽车7903辆,同比增长28.4%,吨位达到2.6万吨,同比增长48.45%;客运车辆227辆,客位达到5291个;港口吞吐量完成70万吨,比上年增长230%。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2 %。特快专递8.78万件,增加25.96%。年末固定电话户数16万户,与上年基本持平;移动电话33.68万户,增长24.37%;小灵通用户1.2万户,下降66.39%;宽带上网用户4.83万户,增长1.13%。

六、国内贸易

个体私营经济持续繁荣。到2010年底,全市注册个体工商户数达14429户,比上年增加1203户,注册资金45367万元,同比增长19.84%;个体私营企业户数16870户,比上年增加1480户,注册资金555388万元,同比增长31.83%。国内招商力度加大。2010年全年引进国内项目共165个,实际利用内资63.4亿元,同比增长9.31%。消费品市场活力提升。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8.72%。其中:国有、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为47.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76%;个体经济零售额为58.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73%。批发贸易零售额6.83亿元,比上年增长18.16%;餐饮业零售额12.53亿元,比上年增长24.19%。城乡市场消费同步增长。全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4.11亿元,比上年增长19.8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