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乳山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3-11 威海市乳山市统计局

七、对外经济贸易

对外贸易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共完成进出口总额为55056万美元,比上年增加17.8%。其中:进口额为16133万美元,比上年增加38.7%;出口额为38923万美元,比上年增加10.9%。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1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境外游客41773人,比上年增长25.7%;实现旅游收入22.07亿元,比上年增长28.54%。

八、财政、金融、保险

财税收入增长迅速。全年财政总收入达到501917万元,同比增长97.6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1468万元,同比增长14%;地方财政支出209532万元,比上年增长17.24%。金融业良性发展。全市金融机构全面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机构存、贷款保持同步较快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218.12亿元,较年初增加3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2%;贷款余额160.75亿元,较年初增加24.75亿元,比上年增长18.20%;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42.99亿元,比上年增长17.98%。 保险业发展速度放缓。全年全市共承保总额71.12亿元,比上年降低20.82%;保费收入26602万元,赔付支出2654万元。全市共有231户企业参加了企业财产保险,19674户居民参加了家庭财产保险。

九、科学、教育

科学研究成果显着。全年共取得重要科学技术成果8项,获威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6项。科技投入进一步增加。全市科研机构全年用于科技开发投入5615万元,比上年增长2.1%。技术市场日趋活跃。到年末,各类技术贸易机构达到12个,从事技术贸易活动的人员140人。专利工作稳步发展。全年受理专利申请207件,专利授权143件,全年实施专利93件,实施率65%。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10 年,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年”活动,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教育突破发展;成功地承办了威海市“实践与创新”教学现场会;校安工程建设经验在威海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典型交流;“抓大放小,自主管理”模式及经验被《当代教育科学》推介,并成功入围山东省“十一五”教育创新奖;顺利通过了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县、规范化学校复查验收;荣获省、市级各种荣誉称号15个。全市有高等学校1所,在校生6124人, 比上年增长0.6%;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生2667人,比上年增长2.7%;高级技工学校1所,在校生3023人,比上年增长3.4%;普通高中6所,在校生8975人,比上年减少3.4%;初中20所,在校生18303人,比上年减少11.2%;小学19所,在校生13797人,比上年减少8.5%,适龄儿童入学率100%;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76人。年末,全市中小学在校生4.12万人,比上年减少0.39万人。

十、文化、卫生及体育

文化出版广电事业协调发展。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书25万册,电子图书38万册;档案馆1个,文学馆1个,文物管理机构1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电视台1座,全市有线电视安装22万户,其中市区有线电视安装4.1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个,其中电影院1座。全年共出版报纸161万印张。

卫生保健服务系统不断完善。2010年我市加大对卫生设施投入和设备更新升级力度,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条件。重点抓好了市第二人民医院筹建工作;投入资金1700万元,完成了市中医院病房综合楼和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综合楼主体工程,新建了银滩医院病房楼,改造了徐家和午极2处重点镇卫生院和11个重点村卫生室。年末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124个。其中:医院17个,门诊部(所)93个,专科防治所(院)1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个,其他卫生机构3个,全市共有村卫生室337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806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位2754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床位25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840人,其中:医生936人,护师761人,护士20人。 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工作取得突破。在全国率先推行了高血压等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对30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开展健康普查,并为每人建立了一套《健康档案》。年内全市普查建档 27.8万人,普查建档率达91.7%;筛查出高血压患者8.2万人。同时,将农村高血压患者纳入新农合管理,对服用硝苯地平等3种基本药物予以全额报销,免费服药治疗3.9万人,切实减轻农村高血压患者就医负担。

体育事业成绩突出。全年参加威海市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125.88枚。其中:金牌49.75枚,银牌48.38枚,铜牌27.75枚。在奖牌总数中,省级金牌17.75枚,银牌9.38枚,铜牌6.75枚;国家级奖牌11枚,其中:金牌5枚,银牌5枚,铜牌1枚。在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中,我市队员在自行车比赛项目中夺得1枚铜牌,这也是威海市仅有的一枚奖牌。

十一、城市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年末建城区面积50.9平方公里,其中城区28.9 平方公里,银滩22平方公里。道路面积525.5万平方米,排水管道总长度495公里,供水总量1168万立方米,集中供热面积313.6万平方米,建城区绿化覆盖率42.0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32平方米,自来水用水普及率100%,燃气普及率98.9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城市公用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市区公共汽车营运线路6 条,总长175公里,公共汽车94辆;出租车270辆。全市实际用电量8270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44%。其中:工业用电量48718 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5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9769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67%。

十二、人民生活

控制人口增长取得显着成效。全年出生人口3412人,出生率为5.95‰,死亡人口5560人,死亡率9.70‰,人口自然增长率-3.75‰。年末全年总人口57275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1434人,农业人口411319人,分别占总人口的28.19%、71.81%。

职工工资进一步提高。到年末,全市市属以上单位年末从业人员为3.92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2.2%,其中:在岗职工3.89万人,比上年减少2.3%;从业人员劳动报酬9.89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5143元,比上年增长15.2%。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9356元,比上年增长14.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4934元,比上年增长12.51%;农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9147元,比上年增长12.73%。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投入400多万元对17处敬老院进行扩建改造,服务功能进一步改善。至年末,全市共有敬老院17处,共有床位3200张,收养老人1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