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临泽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3-11 张掖市临泽县统计局

县统计局

(2011年3月7日)

2010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区域发展定位和“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发展重点及“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民族团结进步市”建设目标,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的发展理念和“举生态旗、做水文章、走特色路,推动临泽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不动摇,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以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农民增收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国家级生态园林县城为目标的城镇化建设和民本民生为保障的和谐社会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全力以赴抓落实,全县呈现出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81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4亿元,同比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9.68亿元,同比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8.29亿元,同比增长10.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935元,较上年增加1383元,增长11.61%。单位GDP综合能耗比上年降低6.9%,单位GDP电耗比上年降低4.5%。

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全县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1.19:39.81:29.00调整为32.99:36.11:30.90,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上升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9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农业增效空间逐步缩小,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城乡基础设施薄弱,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繁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相对薄弱。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深入推进农民增收重点工程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扶农助农工作力度,落实粮食直补、农资及农机具补贴、退耕还林(草)补助、良种奶牛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强农惠农补贴资金4245.46万元。全县农业总产值157920万元,同比增长4.64%;农业增加值88442万元,同比增长6.6%。

种植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9.75万亩(含荒地),以制种玉米、加工番茄和棉花为主的订单农业面积35.29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8.78%。全县粮食总产量144442吨,同比增长5.46%。种植各类蔬菜2.31万亩,其中,加工番茄1.48万亩。新建连片30座以上的日光温室示范点27个1336亩,带动全县新建日光温室1430亩,累计达到8947亩。发展设施葡萄737亩,露地鲜食葡萄1000亩,优质杂果1000亩,枸杞860亩,肉苁蓉5000亩。受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市场价格因素的影响,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2010年全县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单位:吨

产量 比上年增减 增减%

粮食总产量 144442.6 7487.2 5.47

其中:夏粮 9009.9 1557 20.89

小麦 7969.6 1136.8 16.64

秋粮 135432.7 5930.2 4.58

大田玉米 13899.1 3758.1 37.05

玉米制种 118529.6 1589.4 1.36

油料 245 65 36.11

其中:胡麻 225 65 40.63

棉花 450 175 63.64

甜菜 12000 -2586 -17.73

蔬菜 110952.6 -27904.2 -20.1

瓜类 542.9 -30 -6.23

水果 18675 4154 28.61

生态林业建设效果明显。完成人工造林2.51万亩,其中,以红枣为主的经济林1万亩,防风固沙林1.51万亩,农田防护林0.51万亩;完成退耕还林工程补植补造面积0.44万亩,育苗面积1650亩。完成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1.6万亩。城区绿化共栽植各类树木54.4万株,种植移栽各类花卉35万株,新增绿化面积8.3万平方米。

奶肉牛产业稳步发展。全县新增种草面积1.1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8个,奶牛饲养量7900头;新建肉牛养殖小区16个,累计63个,肉牛饲养量14.52万头;新发展各类规模养殖大户1212户,累计13212户,占总农户的39.3%。全县畜牧渔业增加值24384万元,增长6.84%,占农业增加值的27.57%。

2010年全县畜牧业生产及主要畜产品产量表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减 增减%

大牲畜年末存栏 头(匹) 123900 18500 17.55

其中:牛存栏 头 112000 16700 17.52

生猪饲养量 头 196300 13300 7.26

其中:出栏 头 110200 4800 4.95

羊只饲养量 只 209000 15200 7.84

其中:出栏 只 69700 67000 4.03

家禽饲养量 万只 100.49 -3.61 -3.47

其中:出栏 万只 58 -3.0 -6.06

牛出栏 头 46310 5210 12.65

肉类总产量 吨 13563.84 856.82 6.74

牛奶产量 吨 12600 2900 9.09

禽蛋产量 吨 1497.65 17 1.14

水产品产量 吨 630 10 1.6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538万元,农村自来水新入户2438户,累计受益54个村9.24万人,分别占农村总人口和总农户的75.4%和74.4%;新建改建通乡公路45公里,新建改建通村油路55公里,道路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600户,累计13304户,占总农户的39.49%。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5.31万千瓦,较上年增长6.35%。全县共有大中小型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辆18750台(辆),比上年增长0.75%,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915台,比上年增长11.53%;小型拖拉机9535台,比上年增长1.43%;农用运输车5300辆,比上年下降7.1%。全县化肥施用量(折纯量)9870吨,比上年增长23.5%;农村用电量905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9.17%。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抢抓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机遇,全县新建小康示范村17个,新建小康住宅2393户,累计达23644户,占总农户的70.3%;劳务经济不断壮大,全县输转劳动力2.8万人,有组织输出1.6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2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化进程有序推进。年初确定的12项工业项目,建成7项,完成投资2.79亿元。奥瑞金公司果穗烘干生产线、金玉公司酒精生产线改造及燃煤锅炉节能改造等4个投资上千万元的项目和宏鑫矿业公司矿粉烧结、鑫怡公司1万吨固脱流添加济超细粉生产线等3个一般项目已建成投产;金冠公司8万吨棉浆粕生产线一期工程、三北种业公司2万吨玉米种子加工及果穗烘干生产线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