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青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3-11 潍坊市青州市统计局

青州市统计局

二0一一年三月八日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坚持“全党抓工业”的指导方针,实施“重点突破工业”战略,不断提升城乡建设管理水平,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高度关注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为“十二五”时期和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    合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3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7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91.9亿元,增长12.7%,其中,工业增加值179.7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120.8亿元,增长16.4%。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10.2:57.5:32.3优化为9.7:55.4:34.9。人均生产总值38008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5739美元),增长14.7%。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2010年,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着,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达1415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3 %;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043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802人,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591个;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980人,比去年增加103人,全市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为2.9%;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15600人。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参保人数分别为99762人、113016人、96264人,比上年末分别增加2928人、6003人、13601人;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人均月增资150元;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7%。2010年,在食品和居住价格上升的共同拉动下,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7%。从构成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八大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看呈“五升三降”格局,食品与居住类价格上涨比较突出,分别上涨8.4%和8.5%,其他各类分别为: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升1.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2%,交通和通讯类上升1.3%,衣着类价格下降0.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5%。从月度价格变动走势看是“由高走低再爬高”,一月份上升3.3%,六月份上升2.1%,十二月上升4.3%,超过3%的有9个月,其中11月份涨幅创近两年来的新高上涨5.9%。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工业支撑作用不强,缺少大型企业、大型项目;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经济外向度不够高;粗放的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服务业发展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压力依然很大等等。

二、农    业

2010年,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加大农业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运行良好。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67.5亿元,增长9.8%,其中:粮食、瓜菜、果品、畜牧、花卉产业比重达95%以上。

主要农作物产量基本保持稳定。201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16.7万亩,比上年下降1.0%;粮食总产量43.5万吨,下降3.1%。蔬菜面积34.5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总产量126.8万吨,增长1.0%;瓜类面积11.9万亩,比上年略增,瓜类总产量44.6万吨,下降2.2%。水果总产量9.9万吨,下降3.1%。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2010年,全市生猪存栏27.5万头,比上年增长8.6%;牛存栏3.2万头,增长41.1%;羊存栏6.5万只,增长18.9%;家禽存栏692万只,下降9.1%。生猪出栏41.8万头,增长9.6%;牛出栏3.5万头,增长37.5%;羊出栏9.2万只,增长11.1%;家禽出栏2704万只,增长23.5%。肉类总产量8.3万吨,增长16.2%;禽蛋产量2.8万吨,下降8.1%;奶类产量4.6万吨,增长56.0%。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10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67.2万千瓦,增长11.0%。其中,农用排灌机械41.5万千瓦,增长21.4%;农用运输车41428辆,增长8.1%;农用拖拉机11497台,增长8.7%;联合收获机2224台,增长9.0%;农村用电量61583万千瓦小时,增长3.8%;化肥使用量14.7万吨,比上年略增。

三、工    业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少说多干,狠抓落实,深入开展工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企业规模扩张,大力发展镇街工业园区,力促工业经济做大做强,企业上市实现零的突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6家,实现总产值857.5亿元,增长29.6%,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6.9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9.96%。主要产品产量比上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原油加工量252.3万吨,增长13.5%;液化石油气14.4万吨,增长64.4%;液压元件138.4万件,增长31.2%;水泥140.8万吨,增长10%;无缝钢管20.3万吨,增长14.9%;齿轮5.6万吨,增长33.5%;挖掘、铲土运输机械2万台,增长39.6%。

经济效益稳步回升。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不含烟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6.2亿元,增长29.8%;实现利税51.6亿元,增长25.1%;实现利润34.8亿元,增长21.6%;实缴税金21.8亿元,增长33.6 %;总资产贡献率22.39%,提高0.1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1.59万元/人,同比增长31.3%;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351.2%,同比提高40.5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190家(含烟厂,下同),比上年增加47家;利润总额超过千万元的企业达69家,比上年增加16家;利税超过千万元的企业达112家, 比上年增加28家;实交税金超过千万元的企业达33家, 比上年增加11家。

节能降耗工作扎实推进。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73.15万吨标准煤, 取水总量为1223万立方米,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和万元增加值水耗均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

名牌创建工作有新进展。2010年,山东金保罗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山东青州微粉有限公司、青州市力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获“山东名牌”;青州市坦博尔服饰有限公司获“中国驰名商标”;山东华诚高科胶粘剂有限公司、青州市建富齿轮有限公司、青州市金青云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荣利中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山东青能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乐义化工有限公司获“山东省着名商标”;山东百特电子有限公司、青州尧王制药有限公司等九家企业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潍坊市潍微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百特电子有限公司、山东吉青化工有限公司、青州贝特化工有限公司新增为潍坊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