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青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3-11 潍坊市青州市统计局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2010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规模以上投资达233.3亿元,增长22.7%。从投资结构看,一产完成4.8亿元,增长71.4%,占规模以上投资比重为2.1%;二产完成104.6亿元,增长20.1%,占规模以上投资比重为44.8%;第三产业完成123.9亿元,增长25.2%,占规模以上投资比重为53.1%。

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2010年,全市房地产投资完成28.2亿元,下降3.8%。商品房销售面积115.1万平方米,增长64.2%,商品房销售额30.9亿元,增长75.6%。

建筑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三级以上建筑安装、装饰企业达49家,完成总产值47.9亿元,增长52.5%。工程结算收入39.7亿元,增长51.5%。

五、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2010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42公里,完成了皂户村、顾家庄村、洞顶村等19个村的村村通油路改造工程共32.4公里,截止2010年底,村村通油路率达到100%。完成了郑林路、滴泉村至临朐界公路、张横路等县道改造工程11.3公里;完成了高柳桥、时河桥、大王桥等4座危桥改造工程。客运网络化建设继续完善,竣工完成了青州汽车客运北站南附楼工程,实现了公铁无缝对接;出租车市场更加规范,新增加更高档次的出租车50余辆,使青州市出租车保有量达到469台,高居潍坊各县市区首位;车辆超载超限治理成效明显。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659356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71964万人公里。

邮政事业稳步发展。2010年,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781.5万元,下降12.6%(邮政储蓄银行分营,不含银行数据造成下降)。函件总数完成221.8万件,下降8.8%,包裹完成2.16万件,增长46%;特快专递平稳发展,全年累计完成18.4万件,增长4.7%;报纸累计完成1137.3万份,杂志26.6万份。邮政储蓄平均余额18.2亿元,比上年下降14.2%。

电信业保持持续发展。2010年,全市电信企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4.17亿元,比上年减少1.3%。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77万户,比上年增长27%,固定电话用户14.5万户,减少12%。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91710户,增长31.9%。

六、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稳定增长。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0.1亿元,增长19.3%,拉动零售总额增长17.2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1.3亿元,增长12.9%。

生活消费保持较强增势。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的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蔬菜类、干鲜果类、饮料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3.0%、27.5%、22.0%,服装类、鞋帽类、针纺织品类分别增长22.3%、25.2%、125.1%;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增势强劲,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和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5.9%、60.4%和23.7%,汽车类增长49.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8.8%,中西药品类增长23.6%。

七、对外经济与旅游

对外经贸工作较快发展。2010年,全市共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8300万美元,同比增长29.4%,其中出口23787万美元,增长27.9%,进口4513万美元,增长38.1%;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0个,其中老企业增资项目5个,新设外资企业项目5个,完成合同利用外资4968万美元,增长213.2%,实际到帐外资2501万美元,增长153.7%;派出外派劳务人员777人,减少17.7%,实现劳务合同额1990万美元,减少7%,营业额1410万美元,减少7.6%。

旅游业保持良好增势。2010年,全市坚持“旅游立市”的发展战略,狠抓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开发,新规划建设云门山生态度假区、九龙峪生态旅游度假区、“古城文化”旅游区、东方花都整体提升项目等十大旅游项目;旅游宣传实现新突破,成功举办了2010国际旅游小姐年度总决赛等活动;A级景区创建取得新进展,泰和山进行了4A级景区初评,双贝生态体育公园、博物馆、七色花街通过潍坊旅游局AAA级初评。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87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7580万元,旅游总收入3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5%、26%。

八、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稳定较快增长。2010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3.4亿元,增长19.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1亿元,增长23.0%;完成国地两税收入41.1亿元,增长22.9%。地方财政支出19.7亿元,增长15.5%,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环境保护支出分别增长64.3%、61.7%、52.1%、44.6%。

金融运行积极平稳。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17.8亿元,较年初增加48亿元,增长17.8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0.3亿元,较年初增加25.4亿元,增长12.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9.8亿元,较年初增加34.3亿元,增长19.6 %。

保险业健康发展。2010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7.9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8亿元,增长18.3%;寿险保费收入6.2亿元,增长30.5%。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支付各项赔款1.6亿元,增长10.9%。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新增保险公司4家,总量达到31家。

九、科学技术与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市完成各类计划申报23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5项,潍坊市级14项;安排实施各类科技计划14项,先后有41项科技成果通过省、潍坊市鉴定验收;获得潍坊市以上科技进步奖45项;组织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处,潍坊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处,民营科研服务机构达到124处;组织9家企业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评审,组织75家企业参与潍坊市级民营科技企业认定;指导成立了“山东省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专利工作成绩突出。2010年,全市共申请专利828件,比上年增长51.6%;完成专利授权814件,增长60.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7件。

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2010年,全市教育系统以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加快学校建设、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教师队伍建设、校园安全稳定等工作为重点,各类教育健康发展。全市普通高中8处,在校生18615人;职业学校3处,在校生14324人;初中36处,在校生38622人;小学140处,在校生60042人。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到100%,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0%以上,适龄儿童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高考成绩实现历史新突破,本、专科录取人数达5295人。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协调推进。2010年,全市12处镇、街道文化站通过了潍坊市文化站建设达标验收,达标率为100%;市图书馆荣获山东省“读者喜爱的图书馆”,并荣获“国家一级图书馆”称号;全民读书节活动荣获山东省“图书馆特色服务品牌”称号。在全市开通有线数字电视10万户。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开展了2010年新春文化艺术节、全市民间文化艺术节、第三届全民读书节等品牌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中国(青州)花卉文化艺术节、国际旅游小姐大赛颁奖典礼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世界旅游小姐古城巡游摄影展览等大型活动;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全年共送戏下乡90场次,图书下乡服务17次,送图书下乡1800余册;举办各种大型展览47次,举办各种文化活动86场次,下基层辅导106次,共开设声乐、舞蹈、钢琴、二胡、古筝、吉他等辅导项目十余项,培养各类文化、文艺人才1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