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海宁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三市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的总体目标,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和“项目推进年”活动,抢发展、抓统筹,求创新、重实干,全市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一、综合 初步测算,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为455.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3%,连续十一年保持了两位数的较快增长,高于全省平均3.5个百分点,高于嘉兴平均1.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11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79.29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154.69亿元,增长12.9%。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为69196元,增长14.5%;按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0222美元,首次突破一万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由2005年的6.55:60.77:32.68调整为2010年的4.64:61.37:33.99。 图1 2005-2010年海宁市生产总值及增速 ![]() 图2 2005年和201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图 ![]()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6%。构成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商品,呈现“六涨一跌一平”的格局。上涨较快的商品是:食品类价格上涨6.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8.7%,居住类上涨3.4%。同时,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跌0.4%,交通和通讯价格与上年持平。 图3 2005-2010年海宁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表1 2010年海宁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二、农业 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2.21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9.97千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7.3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6.0%;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2.65千公顷,增长2.4%,其中油菜种植面积5.78千公顷,下降3.3%,蔬菜种植面积11.08千公顷,增长7.7%,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41千公顷,增长5.3%。粮经种植比由上年的56.77:43.23调整为54.67:45.33。全年粮食总产量18.14万吨,比上年减少4.1%;蔬菜总产量26.59万吨,增长9.8%;油菜籽总产量1.37万吨,减少4.4%;蚕茧总产量0.81万吨,增长0.6%。 全年生猪饲养量63.38万头,减少1.8%,家禽饲养量2041.54万只,增长15.7%。全年肉类总产量5.18万吨,增长8.6%;水产品总产量3.88万吨,增长12.8%。 表2 2010年海宁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 高效生态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市有国家无公害农产品44只,绿色食品38只,有机食品23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3个。农产品品牌建设加速推进,全市共有嘉兴市级以上着名商标20个,名牌产品16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农业节庆活动发展加快,成功举办第二届农博会、尖山水果采摘节和袁花“梨花节”。 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市农业龙头企业40家,实现产值12亿元;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获得新发展,全市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13家。 全年农田基本建设完成土石方396万立方米,其中水利建设完成土石方365万立方米。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总投入1.79亿元。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3.14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21.39千公顷。疏浚河道47.8千米,河道长效保洁1931千米(已经实现全覆盖)。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6.83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41.80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接近千亿大关,达998.91亿元,增长43.7%,其中轻工业实现产值721.47亿元,增长44.1%,重工业实现产值277.44亿元,增长42.7%,轻工业快于重工业1.4个百分点。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产值39.10亿元,增长22.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00.19亿元,增长54.3%;实现产销率97.55%,比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96.10亿元,增长26.9%,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30.4%。 从经济类型看,私营企业实现产值513.30亿元,比上年增长45.9%;三资企业实现产值307.27亿元,增长 39.4%。主导产业中,规模以上皮革工业实现产值129.24亿元,增长40.1%,规模以上纺织工业实现产值348.81亿元,增长41.3%。两大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47.9%。同时,太阳能、电子、汽配等一些新兴行业快速发展,分别增长293.3%、93.2%和71.3%。 表3 2010年海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工业总产值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72.62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实现利税79.95亿元,增长41.5%,其中利润54.30亿元,增长55.4%。列入省考核的十一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综合得分为270.49分,比上年提高38.77分,其中,列入国家考核的七项指标综合得分为169.32分。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全市建筑业施工产值121.83亿元,增长47.7%。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18.33万平方米,增长21.2%。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1.09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其中限额以上投资218.29亿元,增长37.5%。全年完成工业生产性投资128.58亿元,增长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