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水泥 万吨 741.81 31.63 钢材 万吨 127.32 13.86 变压器 万千伏安 9408.79 31.94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40.03 20.22 纱 万吨 1.26 4.77 原盐 万吨 156.39 12.48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16.60 40.92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91.2%,比上年提高51.32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812.73亿元,增长40.8%;利税119.74亿元,增长48.7%;利润62.81亿元,增长64.5%。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市建筑业总产值264.83亿元,增长32.2%;全市建筑业增加值82.99亿元,增长16.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37.91万平方米,增长21.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90.7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1.15亿元(含跨区项目投资43.02亿元,不计增速),增长36.3%。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94.5亿元,增长32.6%。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64.32亿元,增长18.3%。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中年内新开工项目个数1423个,增长61.5%。 ![]() 工业投资占据主导地位。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81.89亿元,增长54.7%。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59.44亿元,增长57.3%;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9.6%。其中,采掘业投资50.57亿元,增长36.3%;制造业投资257.2亿元,增长30.2%。 基础建设力度继续加大。全市基础设施投资117.2亿元,增长38.7%;基础产业投资31.76亿元,增长62.6%。其中,交通运输、城建设施、卫生投资分别增长28.3%、29.6%、6.5%。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市200个在建的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11亿元,增长28%,为年计划投资的103.7%。按行业分,产业发展项目完成投资122.3亿元,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176.2亿元(含国省重点工程),社会发展项目完成投资12.5亿元。全年共有63个重点工程项目竣工投入使用。 房地产开发稳步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65.31亿元,增长58.3%。商品房施工面积1110.72万平方米,增长29.0%。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84.37万平方米,增长25.9%。 五、内外贸易和旅游 社会消费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2.12亿元,增长19.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113.08亿元,增长37.1%。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增长21.4%,化妆品类增长24.1%,家具类增长43.8%,通信器材类增长50.5%,汽车类增长80.4%。 ![]() 对外贸易有所回升。全市进出口总额7.88亿美元,增长0.3%。其中,出口7.05亿美元,增长19.7%;进口0.82亿美元,下降60.2%。一般贸易出口额6.39亿美元,增长12.3%;加工贸易出口额0.65亿美元,增长230.0%;来料加工0.26亿美元,增长2081.0%;进料加工0.39亿美元,增长111.9%。 ![]() 招商引资规模扩大。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06亿美元,增长12.4%。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850万美元,增长16.0%,占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5.5%。工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58亿美元。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02.74亿元,增长37.7%;接待国内外游客1959.22万人次,增长30.2%。接待国内游客1948.69万人次,增长30.3%;国内旅游收入100.1亿元,增长37.7%。接待入境游客10.53万人次,增长29.8%;旅游外汇收入0.43亿美元,增长34.6%。年末全市共有等级旅游区(点)13个。 六、交通运输 、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市货物周转量195.00亿吨公里,增长25.4%。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达177.62亿吨公里,增长25.8%;水运货物周转量17.38亿吨公里,增长21.6%;客运周转量80.03亿人公里,增长16%。全市公路线路年末里程1.7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49公里。 邮电通信业稳步健康发展。全市邮电业务总量83.88亿元,增长16.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62亿元、电信业务总量80.27亿元,分别增长15.4%、16.4%。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356.4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3.51万户,增长7.2%。移动电话用户299.47万户,增长30.4%。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32.52万户,增长26.2%,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5.34 户/百人,每百人增加1.03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40.48户/百人,每百人增加9.64户。 七、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113.33亿元,增长51.0%;一般预算收入75.89亿元,增长68.9%。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9.34亿元,增长39.0%,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81亿元,增长28.6%。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8.0%。 ![]() 金融存贷业务稳健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06.13亿元,增长17.8%。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208.11亿元,增长25.8%,居民储蓄存款945.68亿元,增长14.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32.10亿元,增长16.2%。其中,短期贷款为221.91亿元,增长14.3%;中长期贷款275.33亿元,增长23.0%。 ![]() 社会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市保险保费收入达37.31亿元,增长21.4%。其中,财产险保险保费收入8.16亿元,增长23.5%;人身险收入29.15亿元,增长20.9%。全年各项赔款支出6.42亿元,下降14.7%。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3.74亿元,下降3.0%;人身险赔款支出2.68亿元,下降27.0%。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巩固提升。一是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全年投资152万元提质改造76所社区幼儿园。全市幼儿园拥有量达到1993所,在园幼儿达12.49万余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0.0%,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6.1%。二是义务教育全面发展。小学在校学生61.78万人,增长2.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99.6%。初中在校学生25.84万人,增长0.04%;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巩固率98.6%。三是高中教育稳步发展。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0.97万人,增长0.5%;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达89.9%。四是普通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全年在校研究生人数达2014人,增长16.3%;普通高校在校学生11.32万人,增长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