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不断健全。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为99.6%,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率为88.7%。全年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5万元,向7500户上年度新生独生子女家庭以及低保独生子女家庭赠送计划生育保险;向1350人发放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202.23万元;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2404.16万元,得到实惠的农民达31727人次;5986人领取了年老退休时的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费。 作为政府的实事工程,促进就业工作有序推进。2010年末,全县累计新增就业9311人,完成全年目标9000人的103.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得到加强,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6946人次。 随着各级政府一系列惠民、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069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27元,比上年增长11.3%。居民储蓄总量不断增加,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9.7亿元,比年初新增42.3亿元,人均储蓄达42009元,比上年增加6263元。 居住条件不断改善。2010年,新增廉租住房受益家庭50户,发放租金补贴100多万元。总投入3453万元推进旧小区平改坡综合改造,改造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全年共有98 个建设项目地块进行房屋拆迁,拆除各类房屋建筑面积100 多万平方米,动迁居民 5302 户。全县住宅建设新开工项目10个,计103.3万平方米。其中配套商品房67.1万平方米,普通商品房25.6万平方米,宅基地置换房10.6万平方米。结转项目7个计39.3万平方米。目前在建项目共17个,合计142.6万平方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项目1个,核发新建交付使用许可证面积计4.6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参保6066人,完成全年2641人目标的229.7%。农保基础养老金从原有的每人每月224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64元,增加了40元。对领取老年农民养老金补贴人员每人每月增加补贴40元。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广泛开展节庆帮困送温暖工作。全县18个乡镇和29个县级部门(单位)共投入1891.1万元,对72377户(人)次贫困群众实施帮困送温暖。救济、救助工作力度继续加大。全年共保障各类社会救助对象717836人次,累计支出救助资金13136.9万元;对90539人次民政对象发放社会福利金2802.7万元。积极开展助学、助医、助困等慈善帮困实事项目,累计资助5065人次,资助金额达465.6万元。大力开展世博关爱行动,发放补助金2000多万元,惠及各类困难人员10多万人次。成功申报创建“全国长寿之乡”,积极开展为老服务工作。全县新增养老床位300张,新增居家养老服务对象2800名。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完成创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30个。组织开展“银发无忧”投保工作,为全县75289名老年人投保,投保份额达81007份,投保金额184万元。组织开展“冬季为老助浴”活动,为1900名困难老人发放沐浴券11400张。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圆满完成新河、堡镇两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全县城镇污水处理率上升到82.8%。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全年完成污水管道2.54公里,累计已完成污水管道6.80公里。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全县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75%。推行低碳经济发展,建成了28000亩的低碳农业园区,实现秸秆、畜粪和有机垃圾循环化、资源化利用;建成4.07平方公里的陈家镇低碳生态试验社区,实现社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30%以上,综合节能率65%以上;建成6.49平方公里崇明东滩湿地公园低碳旅游区,实践湿地的碳汇功能提升技术。完成了1500亩生态林建设、1000米的立体绿化建设。推进各乡镇(集镇)区域的绿地(开放式)建设。全年共完成绿化整治14.34公顷,绿地调整改造总计1.62公顷。稳步实施绿化增量,全年完成公益林基础设施建设6500亩、中幼林抚育14970亩、四类林建设3000亩,三岛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0.51%。全面完成了崇明新城6.8平方公里“扬尘污染控制区”创建任务,并通过市级验收。开展“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整治效果监测,全年共取得有效监测数据22063个,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全年实现工业和生活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5955吨,二氧化硫(SO2)排放量2250吨,全面完成了“十一五”减排任务。 安全生产工作基本保持稳定。2010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死亡事故9起,死亡1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了18%,死亡人数上升了18%。海洋装备企业的生产安全死亡事故发生率继续得到有效控制,由去年同期的3起3人降至今年的2起3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全年共督查、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288家(次),排查出一般隐患4067个,已整改3990个,整改率为98.1%,排查出县级较大隐患5个,已整改4个。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影响我县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刚性支出比上年增长过快,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生态惠民压力在不断加大;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对居民生活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