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3-23 扬州市统计局

2010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为主题,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保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全市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综合

初步测算,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7.99亿元,可比价增长13.4%,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2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229.34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819.4亿元,增长13.7%。人均GDP达48955元,按美元汇率折算超过7000美元。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8:56.1:36.1调整为7.2:55.7:37.1。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2.8%。

扬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3.4,同比上涨3.4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3.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3%。构成CPI的商品类别中,上涨的有:食品类(106.9)、居住类(106.0)、烟酒及用品类(102.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102.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100.5)、交通和通信类(100.1);下降的有: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99.2);衣着类价格水平与去年持平。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2.7。

2010年我市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中有24个指标达到目标值,总体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江都、仪征顺利通过全面小康达标验收,高邮达到省定县级小康验收标准,宝应小康进程不断加快。

二、农业

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87.09万吨,增产4.74万吨,连续7年实现丰收;农业总产值284.3亿元,增长10.9%。全年生猪出栏136.28万头,增长5.4%,存栏75.78万头,增长2.6%,其中母猪存栏5.43万头,增长8.2%;家禽出栏4133.34万只,存栏1525.32万只,分别增长2.6%和3.8%;肉类总产量达到17.95万吨,增长3.8%,其中猪肉10.30万吨,增长5.7%。

农林牧副渔业实现增加值159.25亿元,可比价增长4.5%。其中:农业增加值88.85亿元,增长6.2%;林业增加值3.74亿元,下降10.2%;牧业增加值20.83亿元,增长2.0%;渔业增加值38.76亿元,增长4.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7.69亿元,增长4.2%。

2010年新增高效农(渔)业园区面积27万亩、设施农(渔)业面积17.5万亩,建成农业园区561个,总面积77.8万亩。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31个。

农村实事工程有效落实,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80公里,公路危桥150座,所有行政村通上四级公路。疏浚县乡河道、河塘3070万方。新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8万座,“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1万座。新创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四位一体”长效管护达标乡镇30个,新创成全面小康村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31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5872.8亿元,增长34.7%;实现工业增加值1388.7亿元,增长16.1%。在工业35个大类行业中,完成产值过百亿元的行业有17个,比上年增加1个,排名前三的行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总量分别达981.2亿元、801.3亿元和73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8.1%、46.8%和35.0%,这3大行业对全市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7.3%,拉动全市产值增长16.4个百分点。

扬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3728家,比上年底净增282家,增长8.2%;企业单体平均规模达1.6亿元,比上年净增0.3亿元,增长23.0%。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1135家,比上年净增315家,增长38.4%,产值份额占规上工业总量的83.0%。其中,5亿元以上企业208家,比上年净增64家;10亿元以上企业105家,比上年净增32家。

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216.7亿元,增长38.4%,高出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幅3.7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69.0%上升为71.8%,对全市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7.4%。新能源、新材料、新光源“三新”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71.2亿元,增长49.6%,高出全市平均增幅14.9个百分点。其中,61家新能源企业完成产值227.3亿元,增长72.3%;51家新光源企业完成产值161.4亿元,增长41.7%;68家新材料企业完成产值182.5亿元,增长34.2%。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648.3亿元,增长34.0%;实现利税635.5亿元,增长45.9%;实现利润369.5亿元,增长46.4%。

全社会用电量151.09亿千瓦时,增长17.0%;其中,工业用电量109.96亿千瓦时,增长17.3%。

部分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年 增长%

原   煤 万吨 45.7 -47.35

天然原油 万吨 171.01 0.00

发电量 亿千瓦时 231.08 0.13

烧碱(折100%) 万吨 35.8 -0.36

合成纤维聚合物 万吨 173.69 -0.06

水   泥 万吨 431.12 33.55

钢   材 万吨 213.25 26.09

塑料制品 万吨 43.49 11.03

纱 万吨 15.4 -0.45

服   装 万件 26294.19 22.96

化学纤维 万吨 82.95 6.25

金属集装箱 万立方米 549.57 14.46

民用钢质船舶 万载重吨 275.23 12.49

通信及电子网络电缆 万对千米 222.1 12.24

电力电缆 万千米 38.52 -18.75

金属切削机床 万台 2.3 -42.21

化学农药原药 万吨 5.38 30.90

电动自行车 万辆 7.04 -22.72

汽   车 万辆 0.27 28.57

2010年,全市建筑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1595.25亿元,增长22.9%。全年建筑企业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13551万平方米,增长20.3%;房屋竣工面积6351万平方米,增长14.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1.85亿元,增长25.2%。其中规模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235.55亿元,增长23.5%,占全社会投资的93%;规模以下项目完成投资96.3亿元,增长50.8%,占全社会投资的7%。规模以上项目投资中,城镇项目完成投资725.52亿元,增长22.1%;农村项目完成投资344.87亿元,增长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