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昆山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4-21 苏州市昆山市统计局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市人民在中共昆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强大动力,紧紧围绕“保增速、促转型、上水平、抓特色、强队伍”的工作主线,在应对新挑战中积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在抢抓新机遇中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平稳发展。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00.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2%,成为国内首个GDP总量超过2000亿元的县级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进一步巩固。全年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19.40亿元,比上年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345.86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735.02亿元,增长14.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0%。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4.45万元(按现行汇率折2.18万美元)。在台湾电电公会公布的大陆地区投资环境评估中,昆山再次名列榜首。在《福布斯》发布的第二届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市排名中,昆山蝉联第一。

农林牧渔业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19亿元,比上年增长8.8%。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09万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04万亩。粮油生产连续六年获得丰收,小麦亩产322公斤,油菜籽亩产148公斤,水稻亩产608.5公斤,小麦、水稻亩产均创历史新高。全市水产品总产量5.19万吨,蔬菜总产量13.12万吨,瓜果总产量3.2万吨;全市存栏生猪6.59万头,出栏生猪9.81万头,家禽出栏44.96万只,奶牛存栏量0.37万头,奶产量18263吨。海峡两岸农业试验区稳步推进,四个功能区日趋完善,成功地举办2010年海峡两岸(昆山)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全市共认证绿色食品15只,无公害农产品3只,有机食品37个。

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工业经济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7001.29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外商及港澳台工业持续稳定增长,完成总产值6236.92亿元,增长19.4%,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89.1%。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30.8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利税总额512.16亿元,增长18.8%,其中利润总额412.00亿元,增长27.9%;产品销售率99.1%;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1.4%。

产业集聚度不断增强。形成了1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9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其中千亿级集群IT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实现产值406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61.8%。资讯类产品产量增长较快,正在加速形成规模化电子产业基地,全年生产笔记本电脑7096万台、数码相机1650万台、液晶显示屏1244万片,分别比上年增长17.0%、5.6%和30.5%。

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提高。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87.13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7.8%,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年完成产值1540.34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3.4%。

好孩子国际在香港成功上市,沪电股份、金利科技在深圳成功上市。

建筑业

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市新报建工程面积1613.1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4.9%。全市有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2.90亿元,增长27.2%。其中:完成建筑工程产值160.73亿元,增长17.3%;完成安装工程产值50.48亿元,增长75.8%;实现工程结算收入211.08亿元,增长26.0%,实现利税总额15.23亿元,增长17.4%;

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框架道路体系逐步形成,交通综合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全年完成道路运输固定资产投资9.05亿元。机动车辆较快增长,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年末全市拥有机动车辆26.17万辆,其中汽车18.1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5.5%。全市私家车拥有量13.1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9.2%,占全市汽车总量的72.8%。全市4A级物流企业达6家、3A级企业达15家。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全年发送函件1750.92万件,特快专递287.96万件。电信业务迅速发展。全市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8.9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23.63万户,比上年增加27.41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29.55万户,比上年增长4.1%。

国内贸易业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商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购买力显着提升。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90.3亿元,增长18.1%;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3.96亿元,增长22.4%。消费升级步伐继续加快。全市汽车类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55.99亿元,比上年增长52.3%;金银珠宝类增长39.4%;电子出版物和音像制品类增长48.6%。

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再创新高。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480.42亿元,比上年增长46.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3.13亿元,增长22.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总量和人均水平继续位居全国各县(市)之首。

金融保险业服务功能强化。随着彰化银行昆山分行和汇丰银行昆山支行的投入运营,昆山分别拥有了全国首家县级市台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本外币)2002.2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4.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3.81亿元,增长23.6%;贷款余额(本外币)1464.5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4%,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75.6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2%。保险市场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9.37亿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34亿元,增长39.0%;人身险保费收入9.03亿元,增长29.8%。赔款支出4.27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全年证券交易额884.19亿元,年末证券总户数为90867户。

房地产业

房地产市场调控效应显现。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408.6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4%。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52.59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销售276.38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下降43.7%和48.7%;商品房销售额266.40亿元,其中商品住宅销售210.65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5.8%和30.6%。全市二手房成交面积196.6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1%,成交额91.17亿元,增长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