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天桥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4-12 济南市天桥区统计局

201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省会城市中心城区”的奋斗目标和“一年一个大提升、三年一个大台阶、五年实现大变样”的总体工作要求,全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工作,全区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运行质量继续提高,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城市建设跨越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

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28.3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亿元,同比增长0.4%;第二产业增加值59.94亿元,同比增长6.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5.5%,拉动GDP增长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65.4亿元,同比增长14.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4.4%,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全区完成税收总额27.87亿元,同比增长10.7%,占GDP比重12.2%;其中国税12.21亿元,同比增长12.3%;地税15.66亿元,同比增长9.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12亿元,同比增长18.5%,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4.4%,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转方式调结构成效显着。一是服务业快速发展。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4:27.4:71.2调整为1.3:26.3:72.4,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提高了1.2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41%,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07.8亿元,同比增长16.6%,占GDP比重47.2%,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二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升。截至2010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34.7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5.98%,比年初比重增加4.41个百分点。三是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成效。全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得到了有效控制,2010年上半年全区万元GDP能耗0.88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1.25吨标准煤。(注:能源数据统计周期较长,全年数据延后公布)

“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十一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三次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3%、12.4%和15.3%。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7:36.6:61.7调整为2010年的1.3:26.3:72.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20%和18%。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和13.7%。2009年我区万元GDP能耗0.88吨标煤,比2005年降低18.7%,前四年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的85%,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农业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农业总产值4.74亿元,同比增长8.3%;粮食播种面积18.5万亩,同比增长4.5%;粮食总产量7.44万吨,同比增长5.6%。蔬菜产量2.7万吨,同比减少3.4%;畜牧业稳定发展,肉、蛋、奶产量分别为6597吨、3894吨、3018吨;猪、牛、羊存栏分别为14465头、9095头和8923只,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附表1: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品产量 比上年±%

粮食 吨 74425 5.6

棉花 吨 788 -1.6

油料 吨 814 -4.7

水果 吨 621 -9.5

蔬菜 吨 27022 -3.4

肉类 吨 6597 -3.5

禽蛋 吨 3894 1.2

奶类 吨 3018 5.5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发展平稳。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20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6.27亿元,同比增长9.9%;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5.93亿元,同比增长9.8%;完成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12.2%;完成利税4.56亿元,同比增长16.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4家,比2009年减少10 家;其中全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0家。

骨干行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区10家过亿元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9.66亿元,同比增长11.2%,占规模以上工业收入的65.4%;完成利税2.64亿元, 同比增长14.2%,占规模以上工业利税的57.8%。机械制造业、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四大行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27亿元,同比增长12.7%,占规模以上工业收入的82.0%。

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药山科技园、化工产业园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家,完成销售收入28.37亿元,同比增长17.8%,占规模以上工业收入的37.4%;完成利税1.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利税的31.9%。园区固定资产投资4.42亿元,占工业投资的25.8%。

建筑业产值较快增长。全区建筑业增加值39.94亿元,同比增长10.3%。年末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68家。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38.6亿元,同比增长37.6%;实现利税4.2亿元,同比下降11.1%。房屋施工面积4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3%;房屋新开工面积1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6.2%;房屋竣工面积1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8%,其中住宅10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8.2%。

四、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比重提升。全区完成现代服务业增加值68亿元,占服务业比重41%,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快速增长,完成增加值11.6亿元,同比增长26.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完成增加值2.32亿元,同比增长28.9%;科教文卫体完成增加值25.1亿元。

房地产市场较为活跃。全区完成房地产业增加值19.23亿元,同比增长14.9%;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04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中完成住宅开发投资12.3亿元,同比增长48.1%。新开工房屋面积48.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7.8万平方米。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6.6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商品房销售额19亿元,同比增长14%。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增长18.6%。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增长势头强劲。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76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批发零售业完成零售额152.94亿元,同比增长17.9%,拉动零售总额增长14.4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完成零售额36.82亿元,同比增长18.5%,拉动零售总额增长3.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105家,完成零售额34.78亿元,同比增长80.2%。市场规模化程度提高,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1个,成交额139.97亿元;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成交额59.25亿元,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成交额6.12亿元。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统计的18类生活消费品零售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同比增长83.7%,家具类同比增长62.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增长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