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4-11 凉山州统计局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加快,瀑布沟水电站、深溪沟水电站陆续投产发电,会理昆鹏铜业10万吨阳极铜、西昌瑞康6万吨金红石钛白粉、西昌烟厂30万大箱技改等项目竣工投产;溪洛渡、锦屏一二级水电站,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江铜冕宁稀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雷波200万吨磷铵等项目加快推进;官地水电站、重钢集团太和铁矿技改扩能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基建和更新改造项目建成投产率达到73.81%,比上年上升1.41个百分点;新增固定资产327.8亿元,增长47.6%,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49.63%,比上年上升5.93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在国家扩大内需、提升消费的政策效应下,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批发业零售额8.1亿元,增长20.8%;零售业零售额196.2亿元,增长18.0%;住宿业零售额3.4亿元,增长19.8%;餐饮业零售额37.2亿元,增长23.0%。

从城乡市场看,城镇市场零售额为185.9亿元,增长19.8%;农村市场零售额为59.0亿元,增长16.1%。

在各种经济类型中,国有经济零售额14.9亿元,增长15.4%。非国有经济零售额230.0亿元,增长19.1%,其中私营个体经济零售额181.5亿元,增长17.2%。

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完成销售总额392.4亿元,增长28.6%,其中:批发业销售额179.2亿元,增长38.6%;零售也零售额213.2亿元,增长21.2%。

深入实施资源聚合型和精品带动型旅游发展战略,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772.69万人次,增长18.1%;旅游总收入64.74亿元,增长23.9%;旅游外汇收入74.7万美元,增长12.3倍。

六、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合作不断扩大。广泛开展国际经贸交流合作,务实推进成凉、攀凉区域合作,启动昆凉区域合作,促进厅州、局州紧密合作,不断拓宽对外经济合作领域。全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53个,比上年增加71个,其中总投资在亿元以上的项目有14个;协议引进资金443.0亿元,增长229.2%;实际到位资金273.56亿元,增长39.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个,外商投资实际到位资金2.7亿元。

全年出口创汇3792万美元,增长27.34%。

七、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稳步发展。泸雅高速公路凉山段全线通车,会攀路改造完成,建成一批通乡通村公路。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1634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通车里程1481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13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528967万吨公里,增长21.6%,旅客周转量295553万人公里,增长20.1%。

邮电通讯业快速增长。全州邮电通讯企业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95亿元,增长9.3%。通讯企业当年新增光纤5840皮长公里,年末光缆总长度达到42938皮长公里,增长24.8%;新增长途业务线路1633路,累计达到11069路;电话网程控交换机容量达到395.24万门,增长44.1%。年末国际互联网上网用户数15.43万户,增长39.5%;公网电话用户达245.52万户,增长19.9%;其中:固定电话用户42.31万户,下降3.5%,移动电话用户203.20万户,增长26.2%。全州电话普及率达到51.58%,比上年提高7.72个百分点。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地方财政收支持续增长。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90.85亿元,增长27.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2.69亿元,增长28.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90.81亿元,增长19.1%。

金融业稳步发展。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99.04亿元,增长19.5%。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89.99亿元,增长18.47%。年末各项贷款余额345.31亿元,比上年净增86.77亿元,增长33.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9.88亿元,增长29.8%;中长期贷款余额236.56亿元,增长38.9%。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1127.25亿元,增长15.24%;现金支出1155.44亿元,增长15.35%;现金净回笼28.19亿元,增长19.76%。

年末全州证券经营机构2个,全年证券交易量290.54亿元,下降20.8%,日均交易量12006万元。

保险业稳步增长。保险机构保费收入9.34亿元,增长7.98%;其中财产保险保险费收入4.85亿元,增长11.24%;人寿保险保险费收入4.49亿元,增长4.67%。处理各种赔案支付金额3.23亿元,增长4.53%,其中财产保险赔款金额2.30亿元,增长3.14%,人寿保险赔款金额0.90亿元,增长4.6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积极推进。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政策,“两基”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提高,实施彝区免费职教计划和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组建凉山州职业技术学校,职教攻坚初见成效。年末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2005所,在校学生数83.88万人,比上年增加0.7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6.40万人,比上年增加2.83万人;教职工人数4.34万人,比上年增加0.1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3.86万人,比上年增加0.18万人。

义务教育成效显着。免除义务教育阶段书本费和学杂费的学生74.26万人,享受国家生活补助的寄宿制学生21.5万人。年末全州小学学校数1773所,在校学生54.8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05%,其中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95.78%,分别比上年上升1.30个和0.71个百分点;小学辍学率4.79%,下降0.44个百分点。普通中学208所,在校学生25.0万人,增加1.58万人,增长6.73%。

职业教育不断加强。中等专业学校5所,在校学生11249人,职业中学15所,在校学生1.55万人;技校3所,在校学生602人。

高等教育稳步发展。西昌学院本年度招生4099人,在校学生1371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799人,毕业生2902人。

成人教育继续发展。全州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8038人,毕业3432人;参加全国统一自学考试的人数22983人。

科技研究和应用能力增强。州级部门直属科研单位6个,州级各部门全年共承担科研项目79个,其中国家级项目2个,省部级项目12个,列入国家和省级“星火计划”项目2项,获得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2项,评选州级重大科技成果奖63项。

十、文化和体育

文化艺术事业不断发展。年末拥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11个,藏书量63.12万册,文化馆18个,乡镇文化站610个,博物馆2个,文物保护机构15个。

文化产业发展加快,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凉山民族艺术节,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三下乡”活动、农村电影“2131”工程、“社区文化”活动稳步推进。全年艺术表演团体演出172场次,观众人数达70万人次;农村电影放映46216场次,电影观众724万人次,翻译民族语影片4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