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加强。全州共有卫星地面接收站25.82万座(含村村通工程小锅盖),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5.33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0.0%,广播人口覆盖率81.16%。 新闻出版事业持续发展。全州出版地方报纸彝、汉文版两种,发行量2967万份;出版地方杂志彝、汉文版两种,发行量6800册。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推进,参合农民365.79万人,参合率达90.91%。年末全州有卫生机构1040个,病床位12376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509人,其中:医生5609人,护师护士4047人。在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个,卫生技术人员805人;妇幼保健机构18个,卫生技术人员441人;乡镇卫生院638个,卫生技术人员3732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积极开展群众体育运动,举办县及县以上运动会场15次;参加国家、省级运动会17次,获得比赛金牌60枚;体育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州业余体校在校学生达到2853人。 十一、人口 据公安人口统计,全州年末户籍人口478.94万人,增长1.25%。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53.26万人,增长2.34%,占总人口的52.88%;彝族人口为236.63万人,增长2.41%,占总人口的49.41%。全年出生人口6.12万人,出生率为12.86%。,下降1.09个千分点;死亡人口3.30万人,死亡率为6.94%。,上升1.61个千分点。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79元,增长13.4%,人均消费支出10737元,增长13.0%。农民人均纯收入4565元,比上年净增605元,增长15.3%,农民人均现金支出4376元,增长9.6%。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稳定增长。全州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351.04亿元,增长22.9%,其中:城镇居民储蓄余额261.03亿元,增长20.4%;农村居民储蓄余额90.01亿元,增长31.0%。 社会保障就业事业进一步推进。年末全州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19.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9.0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24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427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247人,登记失业率4.12%。 社会福利与救助力度加大。最低生活保障面扩大,城镇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8.06万人,增加0.27万人,发放保障金1.45亿元,增长8.3%;农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38.44万人,增加0.19万人,发放保障金2.70亿元,增长28.8%;全年得到社会保障救济人数128.66万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2万人,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161人。全州共有各类福利院、敬老院67个,床位数6762张,收养人数5846人。 注: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凉山州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产值指标的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