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阳山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4-08 清远市阳山县统计局

五、贸易、旅游业和金融业

消费品市场保持畅旺。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亿元,增长20.3%,其中: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9.4亿元,增长21.6%,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3.8亿元,增长19.3%。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1亿元,增长46.4%;零售业零售额16.7亿元,增长14.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4亿元,增长32.9%。全年出口贸易创汇实现54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231万美元,增长21.3%。

旅游业取得较快发展。2010年我县整合优质旅游资源,大力打造生态和人文历史旅游品牌,提高景点建设规模和档次,吸引广大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全年各景点共接待游客25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1%,广东第一峰成为我县首个4A级旅游风景区,接待游客25.8万人次,增长39.8%。全年旅游收入总计9.6亿元,增长25%。全县拥有星级酒店8家,客房总数1030间,接待游客能力不断增强。

金融信贷平稳运行。2010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5亿元(人民币口径,下同),比年初增长21.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40.6亿元,比年初增长20.7%,企业存款余额4.4亿元,比年初增长12.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0.6亿元,比年初增长27.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7亿元,比年初增长9.6%。中长期贷款18.9亿元,增长29.6%。

六、教育和科技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2010年,全县小学招生3673人,在校生27694人,毕业生9955人,小学专任教师2356人。普通中学招生12418人,其中高中招生2889人;普通中学在校生35915人,其中高中在校生7636人;普通中学毕业生10624人,其中高中毕业生1838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022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5%,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98.4%和79.8%,分别比上年提高了4.1和11.3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积极推进。全年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47期,培训1.2万多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万多份。其中开展畜牧养殖技术讲座1期,培训160多人,组织畜牧科技下乡6次,发放资料1500多份。开展大型科技下乡活动,邀请有关技术专家举办沙糖桔栽培关键技术、油茶高产栽培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讲座等,培训6000多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5000多份。通过各类技术知识的培训,大大增强了广大农民的种养科学知识。

七、文化、体育、卫生

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县拥有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影剧院、广播电台各1个。图书馆藏书8万册。博物馆收藏文物850件(套),其中国家珍贵文物289件(套)。体育馆举办各类运动会21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7681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22.3万人。全年放映电影2013场,观看人数达60万人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卫生事业扎实推进。2010年全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44.04万人。卫生机构床位数由上年的1117张增加到1237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由上年的1079人增加到1086人。全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6.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婴儿死亡率为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0.3‰。

八、环境保护

环保工作继续加强,节能降耗工作有效开展。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个,污染源治理完成投资金额42万元。全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2051.7吨,二氧化硫去除量4060吨。工业废水排放总量70.8万吨,比上年下降34.8%,达标率10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实现了0的突破,2010年达5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100%;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速有所提升。年末全县户籍人口54.34万人,比上年增加101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76万人,比上年减少562人。人口出生率12.91‰,比上年提高0.86个千分点,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长率7.11‰,比上年提高0.48个千分点。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得到改善。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9895元,比上年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73元,增长9.2%。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加强。全年有34139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比上年增加1844人(其中企业参保人数26309人),13302人参加工伤保险,12328人参加失业保险,28901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9101参加生育保险。各项基金总收入12788万元,各项基金总支出13677万元。全年离退休人员6767人,支付离退休费9748万元。全年列入低保对象10472户26749人(其中城镇320户770人,农村10152户25979人),比上年增加了168户。全年共发放低保救济金2138.6万元,达到了应保尽保的要求。全县共有五保户2812人,其中敬老院供养的371人,分散供养的2541人,供养标准统一为每人每月150元。年末拥有社会福利院1个,床位15张,收养5人,敬老院14个,床位640张,收养人数371人。

注:1、本公报数为2010年度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的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均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他指标的增长速度为名义增长速度。

3、各项指标均使用相同口径数据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