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阳山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阳山县统计局 二0一0年三月二十日 2009年县委、县政府以建设“创新发展”阳山为目标,以“突破年、建设年、落实年”为主线,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和谐”等各项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县经济的不利影响,使全县经济较快走出低谷并驶向全面复苏轨道。经济总量突破50亿元大关,工业积极平稳走向复苏,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较大进步。 一、综 合 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经二经普数据调整后核算,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0.69亿元,增长13.2%,增幅比上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37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2.79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22.53亿元,增长16.1%。三大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3︰25.2︰44.5,相比上年的32.3︰25.1︰42.6,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1.9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有所回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工业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11350元,比上年增长11.7%。 大部分物价水平呈下降态势,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社会商品零售物价下降1.6个百分点,农产品生产价格缩减指数为9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98.5%。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可支配财力继续增强。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1.03亿元,比上年增长23%;县级预算内收入突破3亿元,达3.23亿元,增长27%,其中工商税收1.71亿元,增长6.2%;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4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 劳动就业工作取得成效。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就业再就业的各项工作任务。2009年,全县劳务输出13万人,其中新增转移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9967人;就业培训3890人,举办农村劳动力培训39期,培训农村劳动力5219人,其中双转移培训2895人。全县新增就业岗位4652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促进了我县经济发展,维护了社会安定团结局面。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着。2009年全县共引进招商项目76个,合同资金3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9.8亿元,增长了20.4%。成功举办了“11·28”重点建设项目庆典活动,共有总投资80.6亿元的100个重点项目参加。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共审批“三资企业”3家,合同规定利用外资1191.5万美元,增长253%,实际利用外资1138万美元,增长13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我县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经济总量比较小,财税增收压力大,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产业结构调整不够理想,工业化进程缓慢,缺乏带动力强、支撑力大的大型工业项目,现有的大部分工业企业增加值率低,效益不够理想;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建设用地紧张、资金短缺等问题依然存在,城镇化进程缓慢。四是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增收依然困难等。 二、农 业 农林牧渔业稳定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农业产值14.29亿元,增长6%;林业产值1.23亿元,增长15.7%;牧业产值7.58亿元,增长16.1%;渔业产值0.3亿元,增长14.8%,其余为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0.91万亩(含大豆面积),比上年下降4.2%。粮食总产量12.02万吨,增长9.6%,粮食亩产294公斤,比上年增加37公斤。其中稻谷产量7.64万吨,增长21.6%。大部分经济作物增长较快,如油料作物产量1.42万吨,增长2.4%。蔬菜种植面积34.99万亩,增长4.7%;产量34.76万吨,增长8.5%。水果总产量3.59万吨,增长7.8%。 林业生产继续增长,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封山育林面积66.35万亩,当年造林面积12108亩,幼林抚育面积62649亩,木材竹材采伐量148.9万立方米。 畜牧水产业稳定生产。年末生猪存栏量40.92万头,全年生猪出栏量33.39万头;家禽年末存栏188.47万只,当年出售和自宰的家禽497.01万只,其中鸡459.65万只;肉类总产量3.17万吨,其中猪肉2.42万吨;水产品产量0.39万吨,增长8.3%。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8.8万千瓦,比上年略增;农村用电量392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加343万千瓦时;化肥施用量(折纯)1.86万吨,比上年略有减少;有效灌溉面积16.53万亩,比上年增加0.7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2.03万亩,略增0.7%。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我县继续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全县有省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9个,省级现代农业蔬菜种植园区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1个,种养专业村47个,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村共带动农户3万多户进入产业化生产链条,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减% 粮 食 万吨 12.02 9.6 # 稻 谷 万吨 7.64 21.6 # 大 豆 万吨 0.19 -44.1 花 生 万吨 1.42 2.4 木 薯 万吨 2.47 -6.8 玉 米 万吨 2.57 4.5 蔬 菜 万吨 34.76 8.5 水 果 万吨 3.59 7.8 生猪出栏量 万头 33.39 9.5 当年出售和自宰的家禽 万只 497.01 8.8 肉类总产量 万吨 3.17 0.32 水 产 品 万吨 0.39 8.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县工业完成总产值29.53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5.28亿元,增长10.8%。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8.42亿元,增长1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88亿元,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分类型看,重工业完成产值22.57亿元,增长6%,轻工业完成产值2.71亿元,增长77.9%;分企业性质看,国有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83亿元,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0.49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0.11亿元,其他工业完成产值2.85亿元。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房地产业蓬勃发展。2009年我县共有资质内建筑业企业3家,全年完成产值12990万元,比上年增长73.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4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2.9%。全县房地产企业发展到14家,全年完成总投资1.99亿元,施工总面积31.14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0.11万平方米,增长67.2%,其中住宅面积9.02万平方米,增长75.7%;商品房销售额25915万元,增长87%,其中住宅销售额19270万元,增长14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