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英德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4-08 清远市英德市统计局

英德市统计局

2010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努力化解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结构、促和谐,促进了经济稳步较快发展,社会和谐进步,民生不断改善,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划上了一个较园满的句号。

一、综  合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2010年英德市生产总值为208.60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增速比清远市高1.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36亿元,增长9.0%;第二产业增加值108.75亿元,增长38.0%;第三产业增加值68.49亿元,增长8.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6:46:38调整为15:52:33,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1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为21017元,增长20.8%。

价格指数。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103.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提高5.0个百分点,衣着类价格下降5.0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提高2.0个百分点,医疗保健类价格提高1.6个百分点,交通和通讯工具价格下降0.6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提高8.5个百分点,居住价格提高3.3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价格提高1.4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全年财政总收入25.64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84亿元,增长41.1%,其中地方级税收收入7.86亿元,增长35.3%。财政总支出24.62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24.20亿元,增长20.7%。

劳动就业。年末全市社会从业人员45.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万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4.5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79人。全年累计转移输出劳动力25196人。全年安排再就业职工人数112人,安排城镇待业人员177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3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比上年末基本持平。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实力不强,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指标仍低于全省、清远平均水平;经济结构有待优化;市区环境保护工作有待加强;改善民生任务繁重。

二、农  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49.19亿元,增长8.0%,其中农业产值28.23亿元,增长7.4%;林业产值5.47亿元,增长9.5%;牧业产值12.22亿元,增长7.1%;渔业产值2.19亿元,增长15.4%。

种植业。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1.5万亩,比上年增加200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粮食总产量21.4万吨,比上年增长0.4%;全年种植蔬菜面积28.6万亩 ,同比增加2.4万亩 ,增长9.2%; 蔬菜总产量49.9万吨, 同比增长9.1%。今年我市桑园面积为4.7万亩,蚕茧产量达1.7万吨,同比增长12.7%。目前水果种植面积达24.3万亩,比上年增长3.4%, 产量达11.8万吨,同比增长10.6%。

畜牧水产业。全年肉猪出栏量33.4万头,比上年增长0.8%;出售和自宰肉用牛0.8万头,下降2.4%。肉类总产量3.3万吨,增长5.2%。其中猪肉产量2.5万吨,增长6.2%;牛肉产量0.9万吨,下降4.9%,家禽肉产量6468吨,增长4.1%。牛奶产量1.3万吨,下降4.6%;水产品产量2.26万吨,增长3.5%。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2.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0%,农村用电量10697万千瓦时,增长2.0%。化肥施用量(折纯)6.6万吨,下降1.6%。有效灌溉面积34.6万亩,其中机电排灌面积2.5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从产值完成情况看,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437.99亿元,比上年增长55.9%。其中,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421.49亿元,增长73.0%。从实现的增加值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93.05亿元,增长45.8%;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8.31亿元,增长97.2%;重工业完成增加值74.74亿元,增长36.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4.49亿元,增长39.3%;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2.96亿元,增长32.7%;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26.82亿元,增长87.8%;“三资”企业完成增加值55.82亿元,增长32.7 %。

在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增长的有:发电量93468万千瓦时,增长71.7%;人造板11.9万立方米,增长64.1%;水泥1846.8万吨,增长0.7%;纸制品5.6万吨,增长67.8%。下降的是:成品糖1.08万吨,下降34.3%;水泥熟料2436.7万吨,下降4.3%;生铁2636吨,下降54.3%;硫酸(折100%)10.5万吨,下降10.8%。

建筑业。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9家,完成总产值6.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4 %;施工房屋面积56.2万平方米,下降10.9%,实现利润2174万元,比上年增长123.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5.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基础设施完成投资66.32亿元,增长40.5%;城市建设投资18.49亿元,增长5.6%;房产业完成投资9.14亿元,增长22.6%。

投资结构。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4.28亿元,增长40.5%。第二产业投资88.60亿元,增长9.9%;其中工业投资88.60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2.52亿元,增长36.6%。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59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0.0%。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56.81亿元,增长22.4%;农村实现零售额32.78亿元,增长22.1%。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3.73亿元,增长23.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86亿元,增长11.3%。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出口总额2.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倍。其中,一般贸易出口5676万美元,增长76.4%;“三资”企业出口2.06亿美元,增长1.4倍。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358万美元,增长7.9%;合同利用外资1.23亿美元,增长25.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5207公里,其中省养公路417公里,地方公路4790公里。

邮电通信业。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收入4.68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232万元,下降6.2%;电信业务收入4.45亿元,增长5.6%。移动通信、互联网络、数据通信等电信业务发展强劲。全年邮路长度497公里,处理函件97.2万件;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3.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8.6万户,其中农村电话用户5.1万户;年末拥有移动电话用户42.4万户,增长1.7%。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18987辆,增加2699辆,增长16.6%。其中,载客汽车9473辆,增加1726辆;载货汽车9330辆,增加973辆。摩托车拥有量13.3万辆,增加7686辆,增长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