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4-07 梅州市统计局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19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2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294.79亿元,比上年增长19.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4.26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进出口总额11.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7%。出口总额9.51亿美元,增长41.8%,其中 “三资”企业出口5.13亿美元,增长52.7%,其他类型企业出口4.38亿美元,增长30.7%。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6%,占出口总额的72.6%。

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项目133个,合同协议金额2.04亿美元,比上年减少3.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0.89亿美元(按国家商务部确认口径),比上年增长11.9%。

据抽样调查测算,全市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国内外旅客5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4%,其中国内旅游者51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8%。旅游总收入72.83亿元(含旅游外汇收入折本币收入、销售旅游商品收入以及旅游服务收入),比上年增长44.8%。

八、金融和保险业

全市金融业增加值16.70亿元,比上年增长4.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839.63亿元,比年初增长19.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82.20亿元,比年初增长16.1%。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331.10亿元,比年初增长20.7%。

财产、人寿保险费收入17.08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3.9%,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44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已决赔款2.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人寿保险费收入12.64亿元,比上年增长24.6%。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县及县级以上科研机构15个。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自然和社会科学专业技术人员77043人。全市获市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47项,其中省级1项。全年我市专利申请量575件(其中发明80件,实用新型210件,外观设计285件),比上年增长18.6%;专利授权量531件(其中发明27件,实用新型172件,外观设计332件),比上年增长91.7%,自1985年实施《专利法》至2010年底。全市累计专利申请量2965件,专利授权量1958件。

普通高等教育当年实际招生人数5737人,在校学生20673人,毕业生4283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当年实际招生人数35009人,在校学生70012人,毕业生13041人;普通高中实际招生人数47445人,在校学生124973人,毕业生35775人;普通初中招生78962人,在校学生249625人,毕业生84618人;普通小学招生51818人,在校学生313281人,毕业生77605人;技工学校招生7635人,在校学生19312人,毕业生4507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61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97319人。小学人口入学率100%,初中人口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0%,高中毕业生升学率78.81%。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不含广东汉剧院)、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9个、广播电台8座、电视台8座、有线电视台8座,电影放映单位10个,全市电视覆盖率98.7%。全年出版报纸2925万份、各类期刊126.72万册,公共图书馆藏书1079.6万册。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745个,拥有病床10702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7323人。

全年全市运动员在参加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32块,其中:金牌7块,银牌11块,铜牌14块。全市各级组织举办县级及以上各种运动竞赛会2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3.0万人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98平方米。

十、人口、环境与人民生活

据抽样调查推算,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94‰,死亡率为5.70‰,自然增长率为5.24‰。全市年末户籍人口为514.75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26.23万人。

2010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9个。当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8.2亿元。共建成污水处理厂9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7.6万立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1.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7.1%,烟尘排放达标率96.3%。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为99.5%。“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1.41亿元。

全市设立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51个,面积17.40万公顷。

据抽样调查,梅州市区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728元,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6367元,增长18.1%,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4.0%。

年末,全市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有63.5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有18.85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29.52万人,参加职工失业保险的有22.1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有19.84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有43.15万人参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345.78万人参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98.4%。全市五大险种社会保险费收入23.96亿元,比上年增收4.18亿元,增长21.0%。

全市各类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数3272人,其中117间敬老院入院人数2601人,社会福利院床位600个。全年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各级政府救济人数296874人次。全市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278959人,其中城镇19015人,农村259944人。社会服务设施1842个。目前,全市各乡镇已初步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全市生产总值、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本公报中各项指标对比基数,为上年《梅州市统计年鉴》公布的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