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梅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梅州调查队 (2011年3月23日)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期末之年,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积极实施“双转移”战略,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加快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奋力谋求绿色的经济崛起,全市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61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5.99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254.94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231.43亿元,增长12.4%。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2010年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为20.6∶41.6∶37.8,对比“十五”期末的2005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5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0.5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335.17亿元,增长16.7%。人均生产总值14724元,增长13.4%。 据抽样调查,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8%,上升2.8%,市区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3.6%,上升3.6%。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3.8%,上升3.8%。2010年末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29.4%和132.97%,分别比上年下降6.25个百分点和8.43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2737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3058人。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14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2.48%,比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95亿元,增长26.6%;其中税收收入28.98亿元,增长25.0%。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较小,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仍较艰巨,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和规模偏小,县域经济实力仍较薄弱。 二、农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201.85亿元,增长6.1%。其中种植业产值121.65亿元,增长8.1%;林业产值8.99亿元,增长1.5%;牧业产值58.95亿元,增长2.9%;渔业产值7.59亿元,增长2.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1.8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3%,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2.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3%。 全年粮食总产119.86万吨,比上年增长0.1%,其中稻谷总产104.27万吨,减少0.1%;玉米3.69万吨,比上年增长10.5%;花生3.37万吨,增长6.6%;烟叶1.18万吨,减少0.9%;水果总产100.62万吨,增长8.0%;茶叶总产1.13万吨,增长0.7%。 全年肉类总产27.75万吨,比上年增长3.1%,其中猪肉18.73万吨,比上年增长4.3%。当年肉猪出栏252.85万头,比上年增长3.1%,年末生猪存栏164.3万头,比上年减少5.4%。 渔业水产品产量达9.03万吨,比上年增长4.8%。 当年林业更新造林面积3882公顷;低产林改造5638公顷,比上年减少22.5%;木材砍伐量34.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25.0%;年末森林覆盖率69.4%。 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9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应交税金13.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利润总额18.0亿元,比上年增长8.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08.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工业增加值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33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10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六大支柱产业中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矿业加工分别增长7.0%、13.2%、8.6%、34.7%、58.5%和21.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9.6%;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13.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25.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22.8%;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36.9%。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5.0%,重工业增加值增长22.6%。工业产品销售率97.3%。全年全部工业用电量40.8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4%。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125.44 10.9 其中:火电 亿千瓦小时 101.01 0.9 卷烟 亿支 163.88 8.4 水泥 万吨 1336.78 -0.6 铜 吨 13993 16.9 人造板 万立方米 31.95 0.1 日用陶瓷 万件 7010 57.6 服装 万件 349.85 7.1 1—11月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215.2%,比上年上升15.9个百分点。其中:资产负债率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增长20.4%,全年实现利税总额73.41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利润总额28.0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34个,比上年增长2.3%;实现总产值126.49亿元,增长26.8%;实现利润总额9.22亿元,增长22.9%;利税总额15.09亿元,增长23.6%。建筑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9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8%,房屋竣工面积480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2.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5.52亿元(含小部分跨区域投资),比上年增长2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57.15亿元,增长16.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6.18亿元,增长70.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8.36亿元,增长3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5.26亿元,比上年增长97.3%;第二产业投资63.43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投资126.83亿元,增长18.6%。 五、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4.9%。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83.13亿吨公里,增长19.8%,其中公路72.52亿吨公里,增长23.0%;完成旅客周转量55.40亿人公里,增长20.7%,其中公路51.77亿人公里,增长20.5%。 年末全市汽车拥有量10.67万辆,比上年增长23.2%。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8.84万辆,比上年增长27.6%。本年新注册汽车1.85万辆,增长31.2%。 实现了到汕头市、广州市、深圳市通高速公路,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建制村2042个全部通公路及水泥硬底化)、通电话、通广播、通电视,实现了市区到各县(市、区)县城一小时交通圈的目标。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586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59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100.2公里。 全年邮政、电信业业务总收入18.22亿元,增长8.0%。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241.65万户,增长17.7%;固定电话用户73.39万户,减少15.7%,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5.15万户,减少14.9%;乡村电话用户38.24万户,减少16.3%。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5.14万户,增长9.4%。据市区居民家庭住户抽样调查,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固定电话82部,移动电话205.5部,接入计算机互联网用户66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