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年末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80家,床位16528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6765人,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11521人,注册护士9104人。年末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59人,其中医生1.98人。全市拥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70家。全市孕产妇死亡率7.06/10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90‰,其中婴儿死亡率4.79‰。全年有7.05万人参加无偿献血。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1.0%,卫生户厕普及率86.2%。 体育事业再上新台阶。举办了全市武林大会、首届市区机关运动会、第二届体育健身节等多项群体活动和比赛。2010年,全市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内各项赛事取得了较好成绩,共夺得国际比赛银牌3枚、铜牌2枚,全国比赛金牌27枚、银牌22枚、铜牌26枚,全国体育大会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省级比赛金牌162.7枚、银牌94枚、铜牌123.5枚。体育社团力量不断壮大,全市共有体育社团174个。 十一、能耗、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2010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预计比上年下降4.8%,全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预计分别比上年下降3.37%和1.22%。全市地表水满足水域功能达标率为64.0%,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1.42。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1.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8%。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75.6%,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7%。2010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天数有355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7.3%。 2010年,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4376起,死亡651人,受伤3894人,直接经济损失3941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7.0%、4.3%、3.3%和3.3%。 十二、人口、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人口平稳增长。2010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83.1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99.68万人,女性人口283.46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5.7:100。全年共出生7.29万人,死亡3.6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54‰,死亡率为6.3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2‰,比上年上升0.65个千分点。总人口中市区人口154.89万人。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43万人,帮助1.98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全市拥有职业介绍机构181个,全年介绍就业成功人数4.92万人。全年人事劳动部门共举办各类招聘会494场次,其中人才招聘会329场次,4.13万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各类就业岗位61.2万个。全年创业培训353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6%。 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全市有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年末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7.69万人、74.48万人、180.91万人、34.58万人和62.72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6.65万人、8.24万人、20.84万人、7.15万人和6.52万人。“五大保险”全年收缴各类基金43.40亿元,支出26.37亿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50.8万人。年末全市有25.48万被征地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比上年增加4.08万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数431.26万人,参合率94.87%,人均筹资水平197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面推开,全市有159.2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其中76.5万名60周岁以上老人享受到每月60元的基础养老金。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64335人,全年共投入低保资金10645万元。提高低保对象补助标准,城镇和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分别为219元和143元。全市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95.61%,城镇“三无”人员供养率达到100%。老年福利事业得到重视和加强,全市共有各类收养类单位252个,床位20488张,收养各类人员13624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12元,比上年增长11.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307元,比上年增长1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倍数由上年的2.44缩小到2.4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9%。年末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42.9平方米和57.0平方米。城乡居民每百户家庭家用汽车、空调、家用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见表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