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州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国家支持藏区和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政策机遇,围绕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工作主线,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使全州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平稳、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总量和结构 全州经济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强有力拉动,服务业规模壮大,以及政策性增资等有利因素促进下,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总量增大,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4302万元,同比增长17.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4013万元,增长2.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5193万元,增长48.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5096万元,增长5.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547元,同比增长34.57%。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快速提升。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21.54%,同比下降5.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41.70%,上升12.7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31.37%,上升14.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36.76%,下降7.6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26.68:28.95:44.37转变为21.54:41.70:36.76。 从各产业贡献率及对经济的拉动来看:第一产业贡献率7.18%,拉动经济增长1.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77.40%,拉动经济增长13.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15.42%,拉动经济增长2.68个百分点。 二、畜牧业 以实现牧业增产和牧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牲畜饲放管理、疫病防治、圈窝子种草和防灾抗灾等常规管理,加大畜种改良和加快牲畜周转,促进畜牧经济的稳步发展。全州实现农牧业总产值52044.96万元,同比增长2.50%,实现农牧业增加值44012.84万元,同比增长2.33%。 全州共育活各类仔畜57.12万头只,繁活率58.54%,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损亡各类成畜3.03万头只,损亡率1.68%,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出栏各类牲畜56.99万头只,出栏率31.62%,同比提高0.47个百分点。其中:出售商品畜50.07万头只,商品率27.78%,同比提高0.99个百分点;总增各类牲畜54.09万头只,总增率30.01%,同比提高2.04个百分点;年末存栏各类牲畜178.92万头只,同比下降0.72%,其中:能繁殖母畜92.64万头只,母畜比例51.78%。 农作物播种面积8975亩,同比增长1.63%,其中:粮食作物面积7484亩,同比增长0.62%,油料作物面积1140亩,同比增长9.83%;粮食总产量1465吨,同比增长0.34%;油料总产量144吨,同比增长9.92%。 三、“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情况 2010年三江源工程总投资19910.44万元,其中结转投资9922.73万元,新下达投资9987.71万元。全年共完成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投资17690万元,其中完成结转投资9921万元,完成新下达投资7769万元。项目实施情况为: 2009年结转项目实施情况:玛沁、玛多、甘德、达日、班玛五县建设养畜项目,完成投资1027.3万元,完成建设养畜800户;玛多县沙漠化防治项目,完成投资100万元,完成沙漠化防治3万亩;玛沁、久治、班玛三县生态移民项目,完成投资1402.43万元,共安置生态移民470户,2662人;玛沁、班玛县小城镇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00.5万元;玛多、玛沁县退牧还草项目,完成投资6692.5万元。 2010年新下达项目实施情况:玛沁县封山育林项目,完成投资150万元,完成封山育林3万亩;玛沁、甘德、达日、班玛四县黑土滩治理项目,完成投资1050万元,完成黑土滩治理10.5万亩;玛沁、玛多、班玛、久治四县建设养畜项目,完成投资3589万元,完成建设养畜888户;玛多县沙漠化防治项目,完成投资700万元,完成沙漠化防治10万亩;玛多县重点湿地保护项目,完成投资630万元,完成保护湿地9万亩;玛沁、甘德、达日社区防洪项目,完成投资1434万元,完成社区防洪堤3处4125米;玛多、久治县管护站点项目,完成投资878万元;六县科技培训项目,完成投资216万元,完成农牧民培训1440人次;玛沁、玛多、班玛、久治人畜饮水项目,完成投资646万元;玛多县小城镇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1.5万元;六县社区道路配套项目,完成投资1056.205万元;完成玛沁、久治、班玛三县生态移民项目建房补助投资564万元。 四、工业 工业在青海威斯特铜业有限责任公司拉动下,呈现出较为强势的增长态势。全州完成工业增加值65500.20万元,同比增长65.5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4217.30万元,同比增长68%;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1282.90万元,同比增长14.80%。 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4089.90万元,同比增长68.60%,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97.85%。其中:青海威斯特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工业增加值62850.90万元,同比增长65.30%,占重工业的98.07%,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95.96%;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7.40万元,同比下降19.10%,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123394万元,同比增长66.45%;工业产销率为99.52%,同比上升1.30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情况:发电量88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2.33%;铜精矿含铜量26138.02吨,同比增长7.44%;自来水191.8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7.74%。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278个,同比增加27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88个,同比增加8个。全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956万元,同比增长52.54%。其中:完成州属固定资产投资162645万元,同比增长56.43%。 从投资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完成160691万元,同比增长77.76%,占投资总额的96.83%;民间投资完成5265万元,同比下降71.39%,占投资总额的3.17%。 从投资构成看:建安工程完成投资163428万元,同比增长53.15%,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完成投资745万元,同比下降64.35%,其他投资1783万元。 从三次产业投资情况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8883万元,同比增长86.26%,占投资总额的35.4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1169万元,同比增长31.98%,占投资总额的18.7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5904万元,同比增长41.70%,占投资总额的45.74%。 从扩大内需项目完成投资情况看:全州中央扩大内需开工项目43个,计划总投资32000万元,本年完成投资23394万元,累计完成投资31863万元。 六、贸易业 贸易业在国家保民生、扩内需、促增长等政策实施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信心增强等有利因素促进下,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14万元,同比增长16.32%。从销售地区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86万元,同比增长15.61%。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8万元,同比增长20.93%;从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15万元,同比增长17.76%。个体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69万元,同比增长16.06%。私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0万元,同比增长15.03%;从销售行业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82万元,同比增长17.3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32万元,同比增长1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