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4-03 楚雄州统计局

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

2011年2月12日

2010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和百年不遇特大干旱带来的重重困难,中共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州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州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宏观调控主要预期目标。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州生产总值(GDP)404.4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49亿元,增长3.0%,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71.81亿元,增长15.0%,拉动经济增长6.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42.14亿元,增长12.2%,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6%、54.9%和30.5%,分别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上升14.4个百分点和下降11.1个百分点。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4︰42.5︰35.1。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即按从业人员计算的人均GDP)为23947元/人。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14949元,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15452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68.4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1%,比上年上升0.8个百分点(按省可比口径计算)。

表1:2010年生产总值和非公经济增加值

单位:万元

指标   生产总值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非公增加值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合计  4044401  11.3  1684213  10.7

第一产业  904947  3.0  243678  3.0

第二产业  1718080  15.0  821508  10.6

工业  1404754  14.7  648239  —

建筑业  313326  16.2  173269  —

第三产业  1421374  12.2  619027  13.9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156893  13.6  —  —

批发和零售业  305683  13.0  —  —

住宿和餐饮业  116815  34.5  —  —

金融业  115821  10.5  —  —

房地产业  156698  4.8  —  —

其他服务业  569464  10.6  —  —

烟草产业、天然药业、冶金化工业、绿色食品业、文化旅游业五大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192.85亿元,占GDP的47.7%。

表2:2010年五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烟草产业  639441  4.0

天然药业  32030  13.1

冶金化工业  375207  13.2

绿色食品业  619069  6.8

文化旅游业  262782  14.1

其中:旅游业  80784  18.1

合  计  1928529  9.8

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7%。其中:城市上涨3.7%,农村上涨3.8%。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9.0%,其中粮食价格上涨22.6%;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0.5%;衣着价格下降2.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0.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9%;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4%;居住价格上涨2.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3.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2.8%。

图2  2005-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年末全州从业人员168.89万人,比上年增加3.12万人。其中:从事农业产业的109.37万人,占64.76%,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从事非农产业的59.52万人,占35.24%,提高了1.8个百分点。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5%,比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32.2%,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2.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6%。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46.48万亩,比上年增加32.74万亩,增长10.4%。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87.11万亩,比上年增加18.84万亩,增长11.2%。其中:烤烟种植面积61.47万亩,增加7.51万亩;油料种植面积32.22万亩,增加1.3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78.18万亩,增加8.42万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为64.9:35.1,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年粮食产量96.03万吨,比上年下降6.0%。其中:秋粮85.51万吨,增长10.0%;夏粮10.52万吨,下降57.0%。

图3  2005-2010年粮食产量及增长速度

表3: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960325  -6.0

烤烟  101274  14.4

蔬菜  1253885  4.7

油料  21405  -53.2

水果  184039  29.4

甘蔗  10987  -26.3

药材  2122  -33.0

茶叶  998  2.5

核桃  21340  10.3

板粟  7470  0.1

花椒  927  15.4

松脂  9700  68.8

野生菌  9151 3.5

全年肉类总产量33.28万吨,增长8.7%;牛奶产量3221吨,增长38.5%;禽蛋产量7714吨,增长7.7%;蜂蜜产量848吨,下降4.1%;蚕茧产量1703吨,增长5.8%;水产品产量17047吨,下降0.5%。大牲畜年末存栏95.97万头,增长1.3%;生猪年末存栏205.52万头,增长3.0%;羊年末存栏130.83万只,增长2.0%;家禽年末存栏909.23万只,增长8.4%。

全州有效灌溉面积177.87万亩,节水灌溉面积85.25万亩。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191.66万千瓦,增长15.5%,其中排灌机械总动力26.85万千瓦,增长6.9%。农村用电3.38亿度,增长6.2%;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2.58万吨,增长0.9%;农药施用量2876吨,下降0.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98.72亿元,比上年增长24.4%(现价);实现增加值106.32亿元,增长14.4%。

烟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冶金化工业(规模以上)实现增加值85.44亿元,增长13.6%,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0.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4%。其中:烟草制品业实现增加值46.5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3.8%;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3%;冶金化工业实现增加值37.5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