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4-03 呼和浩特市统计局

2010年,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提高首府经济首位度为目标,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综合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5.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1.33亿元,比上年增长4.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78.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95.4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4.9:36.4:58.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0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达102.6,较上年上涨2.6%。分八大类指数看,呈现“五升三降”的态势,食品、烟酒及用品、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及通讯和居住类分别上涨7.5%、2.9%、1.3%、0.4%和3.3%;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下降1.9%、1.1%和1.1%。农村生活消费品价格总指数达103.9,比上年上涨3.9%,分项目看,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用品、住房、交通和服务项目分别比上年上涨6.0%、5.6%、3.8%、5.7%、3.5%、2.2%、0.3%和2.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

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1万人。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21.1万人,增加0.44万人;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1.0万人,减少0.01万人;其他各种经济类型从业人员9.37万人,增加1.18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4300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20828人,其中,安排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602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达241.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上划中央税收收入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9.8%;上划自治区收入18.1亿元,比上年增长31.4%。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77.2亿元,比上年增长7.4%。支出重点主要是:教育支出累计完成27.3亿元、比上年增长23.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累计完成20.0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医疗卫生支出累计完成9.8亿元,比上年增长21.8%。财政支出更加贴近民生。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43.4千公顷,比上年略有增加,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21.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6%。全年粮食产量116.1万吨,比上年下降2.9%。在粮食作物中,玉米播种面积141.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5.9%,产量93.6万吨,增长5.0%;马铃薯播种面积93.6千公顷,比上年下降7.3%,产量14.6万吨,比上年下降22.1%;油料播种面积51.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7%,产量3.5万吨,比上年下降21.9%。

全市年末家畜存栏261.7万头(只),比上年增长4.2%。其中,大牲畜存栏76.3万头,基本与上年持平。在大牲畜中,奶牛存栏头数70.5万头,比上年增加5003头,占大牲畜的比重为92.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小畜存栏156.2万只,比上年增长6.5%;生猪存栏29.2万头,比上年增长3.1%。全年肉类总产量9.9万吨,比上年增长8.7%;鲜奶产量305.6万吨,增长0.1%;禽蛋产量3.0万吨,增长1.5%。

全年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积达34.8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3.2千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21.6千公顷。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202.5千公顷,四旁(零星)植树304万株。当年苗木产量10.1亿株。

三、工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

分轻重工业看,二者发展并驾齐驱。轻工业增长12.2%;重工业增长14.3%。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比上年增长17.3%;集体企业比上年增长19.2%;股份制企业比上年增长11.8%;其它经济类型企业比上年增长99.7%,股份合作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29.4%和8.8%。

从产品产量看,增长最快的有风力发电机组增长8.8倍、耐火材料制品增长6.8倍、多晶硅增长3.3倍、焦炭增长1.3倍、软饮料增长1.3倍、化学药品原药增长51.5%。

全市35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46.2亿元,比上年增长27.1%;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73.6亿元,比上年增长45.6%。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全市完成城乡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7%,保持了两位数的平稳增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1.1亿元,比上年增长7.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57.8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50.1亿元,比上年增长6.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7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房地产完成投资254.4亿元,比上年增长42.7%。商品房施工面积2461.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4.3%;商品房竣工面积462.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商品房销售额193.7亿元,比上年增长32.7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分地区看,城镇和乡村零售额分别为702.7亿元和53.9亿元,分别增长19.4%和10.1%。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20.8亿元,增长46.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38.0亿元,增长14.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7.8亿元,增长15.5%。从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销售类值看,食品、饮料、烟酒类、金银珠宝、日用品、书报杂志、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等实现了高速增长,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零售额164.3亿元,增长55.3%;金银珠宝类实现零售额11.0亿元,增长37.0%;日用品类实现零售额8.6亿元,增长39.5%;书报杂志类实现零售额0.9亿元,增长31.4%;家具类实现零售额3.3亿元,增长266.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实现零售额13.8亿元,增长67.7%。

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达1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3.2%。其中:出口总额7.6亿美元,增长118.6%;进口总额7.5亿美元,增长107.9%。

全年引进外方资金8367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9%。引进区外资金267.0亿元,引进区内资金209.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1%和8.8%。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公路货运量9407万吨,比上年增长33.5%,公路货运周转量313.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3.5%;公路客运量1468万人,比上年增长6.2%,公路客运周转量37.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2%。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81.1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3亿元,增长14.0%;电信业务总量78.8亿元,增长19.1%。本地网固定电话用户70.3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67.3万户,乡村电话用户3.0万户;年末移动电话276.2万户,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346.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6.2万户。全市互联网络用户达28.3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