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金融和保险业 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78.9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企业存款973.1亿元,增长25.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29.8亿元,增长19.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522.5亿元,比上年增长28.0%。从贷款投向看,短期贷款493.5亿元,增长15.4%;中长期贷款2008.5亿元,增长33.4%。 全市保费收入3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23.1亿元,比上年增长2.3%;财产险保费收入14.0亿元,比上年增长42.5%。全市保险业务赔款与给付支出9.7亿元,比上年增长1%。其中,人身险保险业务赔款支出3.9亿元,比上年下降20%;财产险保险业务赔款支出5.8亿元,比上年增长23%.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2010年全市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市财政投入科技资金6947万元,比上年增长11.7%,争取国家及自治区支持资金8680万元,项目94项。年内专利申请量910件,授权专利633件。安排重大科技引导资金5463万元。 2010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22所、成人高校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65所、普通中学125所、小学361所、幼儿园158所。年内普通高校招收学生6.71万人,比上年增长3.66%,毕业学生5.44万人,比上年增长24.3%;年末在校学生21.5万人,比上年增长5.6%。普通中学招收学生5.33万人,比上年增长1.73%,毕业学生4.88万人,比上年下降2.07%,年末在校学生15.66万人,比上年增长2.19%。小学招收学生2.69万人,比上年下降10.61%,毕业学生3.19万人,比上年下降0.13%,年末小学在校学生17.75万人,比上年下降2.98%。年末在园幼儿人数为3.47万人,比上年上升20.2%。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3个,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4个,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861个。其中医院62个。医院拥有病床12643张。全市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6515人,其中,执业医师及助理执业医师6866人。 全市有体育场10个,体育馆7个,游泳池20个。 十、环境保护 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630人,环境监测人员126人。全市有自然保护区77个,面积达2668.53平方公里。已建成的生态示范区6个,面积达1681.6平方公里。年内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82个,投资33268.1万元。全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9天,饮用水源地水质64项指标监测合格率100%。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年报,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29.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0%。其中,非农业人口110.1万人,增长1.9%;市区人口120.6万人,增长1.5%;少数民族人口30.3万人,增长2.4%。人口出生率12.0‰,死亡率7.9‰,自然增长率4.1‰。人口迁入率30.9‰,人口迁出率25.8‰,机械增长率5.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174元,比上年增长12.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746元,比上年增长12.1%。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层次进一步提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624元,增长12.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5526元,增长14.6%。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7.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3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5万人。全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职工43.3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5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7万人。生育保险25.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万人。 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3938人,发放低保资金24717万元;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4946人,发放低保资金9246万元。 注:本公报指标数均为快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