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改装车 辆 4636 23.0 铲土运输机械 辆 17288 8.4 大气污染防治设备 台(套) 2551 21.0 发电量 亿千瓦时 100.81 56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原煤1536.59万吨,比上年下降0.1%;卷烟437.27亿支,增长6.7%;水泥2926万吨,增长5.5%;生铁47.49万吨,增长21.5%;粗钢31.16万吨,增长8%;黄金24281千克,增长17.1%;发电量100.81亿千瓦时,增长56%(见表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41.3%。其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77.87亿元,增长4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9.60亿元,增长50.5%;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64.55亿元,下降32.1%。 “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9%,比“十五”时期提高5.8个百分点。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9.7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全市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6.17亿元,增长39.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04.49万平方米,增长53.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481.77万平方米,增长83.7%。 “十一五”期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3%,比“十五”时期提高9.4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2.95亿元,比上年增长34.3%,其中,城镇投资增长33.1%;农村投资增长40.9%。在全社会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5.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7.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1.7%。(见表5)。 表5: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指标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82.95 34.3 城镇 489.69 33.1 国有及国有控股 206.1 18.7 农村 93.26 40.9 按产业分 第一产业 16.5 35.8 第二产业 256.54 26.3 #工业 253.39 27.1 第三产业 309.88 41.7 #交通 109.65 29.7 #房地产 94.39 56.1 房地产开发投资80.82亿元,比上年增长62.8%。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9.5亿元,增长8.2%。商品房销售面积139.03万平方米,下降35%;商品房销售额64.72亿元,下降24.8%。 全市12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5.2亿元,比上年增长35.5%。一批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古武线武平十方至东留段高速公路、永定湖雷至凤城支线、翁福紫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湿法净化磷酸和20万吨磷铵生产项目等项目实现新开工建设;永安至武平高速公路、国产实业(福建)水泥有限公司日产5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福建塔牌水泥有限公司年产300万吨旋窑水泥生产项目、紫金矿业金铜矿联合开发实现竣工或部分投产;南三龙铁路、浦建龙梅铁路、厦蓉高速公路天宝至蛟洋段,漳州至永安高速公路漳平段、马坑铁矿采选扩建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等取得阶段性成果。 “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753.02亿元,为“十五”时期的4.34倍,五年间投资年均增长36.4%,比“十五”时期提高23.6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84亿元,比上年增长1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7%。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0.55亿元,增长19.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5.29亿元,增长18.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73.98亿元,增长19.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1.86亿元,增长13.7%。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7.2%,粮油类增长102%,肉禽蛋类增长84.4%,服装类增长30.5%,日用品类增长30%,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4.4%,通讯器材类增长40.8倍,化妆品类增长4.0%,金银珠宝类下降16%,中西药品类增长97.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2.9%,家具类增长2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93倍。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2.45亿元,相当于“十五”时期的2.18倍,五年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6%,比“十五”时期提高6.4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5105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进口19719万美元,增长123.8%;出口131336万美元,增长121.7%。 表6: 2010年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 指标 绝对数(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额 151055 122.0 出口额 131336 121.7 其中:一般贸易 103918 84.3 加工贸易 1524 -29.3 其他贸易 25894 3713.6 其中:机电产品 32913 166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 3468 19 进口额 19719 123.8 其中:一般贸易 12190 410.5 加工贸易 6821 56.2 其他贸易 708 -65.6 其中:机电产品 6906 63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 1322 62.2 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58个,比上年减少10.8%;按验资口径统计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6637万美元,增长2.7%。 “十一五”期间,全市外贸出口总值年均增长51.5%,比“十五”时期提高21.9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32.1%,比“十五”时期提高1个百分点。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3.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全年铁路货物运输周转量16.51亿吨公里,增长25.7%;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79.65亿吨公里,增长22.5%。铁路旅客运输周转量4.86亿人公里,增长9.2%;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19.38亿人公里,增长7.3%。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为12014.427公里,比上年增长0.9%。其中,高速公路329公里。年末铁路营业长度349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6.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3.79%,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3.56万辆,增长27.62%。民用轿车保有量9.13万辆,增长27.67%,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8.24万辆,增长29.29%。 “十一五“期间,货物运输周转量年均增长16.3%,旅客运输周转量年均增长8.2% ,分别比“十五”时期提高2.1个和1.3个百分点。 全年邮政业务收入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全年电信业务收入 19.05亿元,增长8.9%。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258.8万户,新增5.8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达57.19万户,减少6.1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201.6万户,新增11.98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72.5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24.9万户,新增4.2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44.1万个,增长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