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4-03 南充市统计局

南充市统计局

2011年3月15日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按照“四个坚持”的总体要求和“五深入五突破”的工作重点,坚定不移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坚定不移推进优势产业跨越发展,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居民收入较快增加,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2.41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400.78亿元,比上年增长23.7%;第三产业增加值224.6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26.0:45.0:29.0调整为24.5:48.4:27.1。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469.34亿元,比上年增长17.9%,比GDP增幅高出2.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8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274.09亿元,比上年增长26.4%;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109.11亿元,比上年增长9.7%。民营经济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5%。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56.7%,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0%,涨幅比上年增加了2.6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1%。物价上涨情况见表1。

表1: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情况

单位:%

指标 城镇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4.0 3.4

#食品 7.9 8.6

烟酒及用品 17.9 1.9

衣着 1.4 -1.7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0.6 -1.9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3.0 2.7

交通和通信 2.6 -2.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 1.3

居住 1.4 3.3

企业家仍然看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但同时呈现出乐观不足、谨慎有余的心态。2010年第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128.7点,比上年同期下降4.9点。企业景气指数131.9点,比上年同期下降5.8点。其中企业生产景气指数122.8点,比上年同期上升28.7点;企业利润景气指数124.1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5.7点;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128.6点,比上年同期上升7.8点。

二、农    业

农业稳定发展。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0.0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2%。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1.3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9.1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7%;油料播种面积14.5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0%。全年粮食产量330.84万吨,比上年增长1.9%。出栏生猪787.58万头,比上年增长3.2%;出栏牛20.40万头,比上年增长5.5%;出栏羊266.24万只,比上年增长5.0%,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2。

表2: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

粮食 330.84 1.9

#小春 95.63 1.8

大春 235.20 2.0

#谷物 254.07 1.8

小麦 76.19 1.5

油料 35.25 3.0

#油菜籽 22.17 3.0

蔬菜 280.68 0.6

水果 47.93 4.0

生态建设进展顺利,林业发展持续推进。嘉陵江流域生态绿化造林工程成效显着,全年完成植树造林面积27.5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面积13.75万亩,天保工程造林10.70万亩。嘉陵江生态绿化3.05万亩,森林覆盖面积715.20万亩,森林覆盖率38.2%。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0.66万公顷,全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1万公顷,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2.47万人。水利基建项目完成投资6.40亿元,全年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10.50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189.5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按照老口径,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共590户,比上年增加61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82.93亿元,比上年增长46.2%;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6%。产品产销率99.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类见表3。

表3: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类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 比上年(±%)

规模以上工业 28.6

#国有控股企业 23.3

#国有企业 17.8

集体企业 29.2

股份制企业 29.5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9.3

#轻工业 23.9

重工业 31.7

#石油化工 32.9

汽车汽配 33.3

丝纺服装 14.7

食品轻工 33.0

水电能源 14.4

在统计的107种(按一级分类统计)工业产品中,有78种产品生产量增长,增长面为71.5%,有26种产品产量增长幅度在50%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4。

表4:201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品种 单位 产量 比上年(±%)

原盐 万吨 14.99 60.9

发电量 亿千瓦时 37.54 -20.9

饲料 万吨 37.12 51.3

乳制品 万吨 6.32 0.2

饮料酒 万千升 11.21 -16.8

布 亿米 1.53 78.0

生丝 万吨 1.06 8.6

服装 万件 2533.63 -4.0

原油加工量 万吨 125.14 36.0

液化石油气 万吨 6.37 30.3

合成氨 万吨 15.81 8.2

合成洗涤剂 万吨 6.66 -54.4

汽车 万辆 0.77 -31.1

软饮料 万吨 5.67 25.9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显着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183.38亿元,比上年增长46.5%;实现利润总额73.67亿元,比上年增长59.9%;实现利税160.89亿元,比上年增长58.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0.0点,比上年提高22.3点。

建筑业持续增长。全市具有资质以上总承包、专业承包及劳务分包建筑企业共249户。期末从业人员(不含劳务分包企业)12.86万人。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建筑总产值(不含劳务分包企业)200.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完成竣工产值141.48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3.90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17.2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7%。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1265.6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04.3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6.66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其中,城镇投资577.55亿元,比上年增长43.9%;农村投资79.11亿元,比上年下降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