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表四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10 年 比上年增长% 原 煤 万吨 1467.47 63.51 无烟煤 万吨 953.70 69.85 烟 煤 万吨 513.77 52.92 原 盐 万吨 258.90 31.44 铁合金 万吨 16.92 -57.89 水 泥 万吨 187.31 73.96 焦 炭 万吨 360.07 -9.42 生 铁 万吨 91.71 -12.52 洗 煤 万吨 256.78 34.96 水泥熟料 万吨 138.29 28.13 聚氯乙烯 万吨 26.24 57.21 烧 碱 万吨 31.60 25.92 纯 碱 万吨 68.97 29.30 染 料 万吨 10.83 137.34 黄 金 千克 1247 56.66 精甲醇 万吨 20.10 3.34 盐 酸 万吨 9.39 -15.97 碳化钙 万吨 35.00 14.87 铁矿石 万吨 305.54 -2.38 铁精粉 万吨 229.11 12.25 液 氯 万吨 8.64 55.84 粗 苯 吨 25985 4.71 金属钠 吨 38300 65.29 氯酸钠 吨 88410 38.24 硫化黑 吨 27631 80.01 硫化碱 吨 84840 -21.00 煤焦油 吨 95150 -1.82 石墨及炭素制品 吨 28417 30.3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36.72亿元,比上年增长32.19%;实现利税总额50.72亿元,同比增长101.17%;亏损企业亏损额1.45亿元,同比下降73.04%。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全盟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9个,建筑业总产值达7.11亿元,同比增长5.4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3.51万平方米,增长83.8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6.09万平方米,是上年同期的3.46倍。房屋建筑竣工率88.3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5.39亿元,比上年增长30.06%,其中: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74.39亿元,增长30.29%。从建设性质看,新建投资101.65亿元,增长22.75%;扩建投资47.25亿元,增长120.27%;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14.25亿元,下降24.85%。 在全盟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55亿元,增长28.28%;第二产业投资109.48亿元,增长35.24%。其中:工业投资96.57亿元,增长25.03%;第三产业投资62.36亿元,增长21.96%。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03亿元,增长6.18%。 五、内外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90亿元,比上年增长19.56%。按所在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15亿元,增长23.2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75亿元,下降5.18%。按行业统计,批发业零售额1.15亿元,零售业零售额28.36亿元,住宿业零售额1.31亿元,餐饮业零售额6.08亿元,分别增长38.82%、16.92%、48.67%和24.16%。 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43897万美元,是上年的2.36倍。其中:出口额454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3.50%;进口额39354万美元,是上年的2.55倍。主要出口商品有金属钠、氯酸纳、硫化黑、无毛绒、食用盐、焦炭、染料、建材等。策克口岸过货量866万吨,增长137.91%,进口原煤862万吨,增长143.16%。全盟实际利用外资580万美元,同比增长8.60%。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1亿元,比上年增长37.5%。接待国内外游客174万人次(含一日游游客),增长19.75%。其中:入境旅游者2.58万人次,入境旅游收入1.01亿元;国内过夜旅游者102.65万人次,国内过夜游收入7.89亿元;一日游游客68.77万人次, 一日游收入2.1亿元。 六、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5%。营利性公路客运量159万人,货运量188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63.92%和49.37%;客运周转量26235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663583万吨公里,分别增长31.82%和45.86%。年末铁路总里程达1344.5公里。公路总里程达789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7622公里,等外公路275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114公里,一级路191公里,二级公路355公里。年末全盟机动车保有量达3.80万辆。其中:营运车1.43万辆,非营运车2.37万辆。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86378万元,比上年增长29.29%。年末(本地电话)局用交换机容量达24984门,GSM基站数529个,本地网固定电话用户53376户,下降15.50%;移动电话用户340306户,增长18.93%。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393682户,增长12.70%。互联网络用户33502户,增长15.94%。 七、金融、保险业 年末全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5.93亿元,比年初增加13.34亿元,增长9.35%。其中:企业存款39.38亿元,下降16.04%;储蓄存款76.22亿元,增长24.50%。年末全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8.55亿元,比年初增加29.43亿元,增长18.50%。其中:短期贷款72.85亿元,中长期贷款112.56亿元,分别增长18.95%和29.61%。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76.88亿元,增长33.72%;现金支出291.08亿元,增长29.93%,收支相抵货币净投放14.20亿元,比上年下降16.28%。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27860万元,比上年增长30.68%,比上年提高13.26个百分点。保险业赔付额6204万元,增长27.50%。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盟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8所,招生9740人,在校学生34205人,毕业生9042人。其中:普通中学17所(含九年一贯制6所),招生3884人,在校学生11747人,毕业生3782人;小学18所,招生1959人,在校学生13026人,毕业生2498人;幼儿园17所(民办6所),招生2244人,在校学生5164人,毕业生1803人。全盟义务教育辍学率:小学为0,初中为0.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年有1782人参加各类高考,录取1591人,其中:各类本科录取930人,录取率为52.19%;专科录取661人,录取率为37.09%。全盟总录取率为89.28%,比去年提高7.21个百分点,本科录取人数首次高于专科录取人数。年内对全盟学前教育幼儿实施了免保教费政策,共有3746名幼儿享受了此项政策,免保教费资金达337.14万元。全盟4294名高中阶段在校生享受了免学费政策,免学费资金858.8万元。 全盟表彰奖励17项科技成果。全年专利申请量7项,受理5项,科技发展计划项目34项,年内签订项目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1077万元,推广农牧业先进适用技术23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拥有广播电台3座,电视转播发射台37座,调频转播发射台10座,广播电视卫星收转站10799座,微波站31个。广播覆盖人口20.89万人,覆盖率达93.30%,电视覆盖人口21.35万人,覆盖率95.36%,有线广播电视用户48985户。拥有公共图书馆4个,群众艺术馆及文化馆4个,文化站23个,图书馆藏书19.12万册。全年出版报纸200.2万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