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4-03 四平市统计局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面实施“一核三带”的富民优先战略,坚持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全民行动,克难攻坚、锐意进取、科学谋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显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全面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

综合

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1.1 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38.0亿元,增长23.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0亿元,增长12.6%。人均生产总值达23222元,比上年增长19.3%。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7.4%:39.6%:33.0%变为今年的26.8%: 42.8%: 30.4%。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降低16.5%。

图1  2006年-2010年四平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四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56.0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27.9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市区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28.95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市区地方财政收入达12.0亿元,比上年增长43.4%。

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完成1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市区财政支出完成38.2亿元,比上年增长37.9%。在市区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2.8亿元,增长12.9%;教育支出6.3亿元,增长34.3%;科学技术支出2291万元,增长13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7亿元,增长18.9%;医疗卫生支出3.0亿元,增长68.6%。

图2  2006年-2010年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四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市场物价呈上升态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1%(以上年为100,下同),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3.1%。八项分类指标呈“三升四降一平“的特征。食品价格指数为112.6%,上涨12.6%,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指数为100.5%,上涨0.5%,衣着类价格指数为93.9%。下降6.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为97.4%,下降2.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指数为100%,与上年持平,交通和通讯类价格指数为98.0%,下降2.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为99.3%,下降0.7%,居住类价格指数为102.8,上涨2.8%。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4.0%,上涨4.0%,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指数为108.2%,上涨8.2%。

农业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产量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农业产值156.7亿元,比上年增长23.6%;林业产值1.8亿元,比上年下降21.0%;牧业产值230.4亿元,比上年增长4.3%;渔业产值4721万元,比上年下降17.5%。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6.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2万公顷,增长8.8%,全年粮食产量达到771.1万吨,比上年增产215.5万吨,增长38.8%,创历史新高。

全年玉米播种面积66.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5.1万公顷,增长8.4%,全年玉米产量达到687.3万吨,比上年增加200.2万吨,增长41.1%;水稻播种面积6.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94公顷,增长1.3%,水稻产量达57.1万吨,增产3.9万吨,增长7.4%;大豆播种面积1.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84公顷,增长4.9%。

图3    2006年—2010年粮食产量

四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1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2010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 万吨 771.1 38.8

蔬菜总产量 万吨 112.1 -2.0

肉类总产量 万吨 138.1 6.1

鲜蛋总产量 万吨 55.2 1.0

牛奶总产量 万吨 23.6 -2.9

水产品总产量 万吨 0.5 -2.3

出栏生猪 万头 978.7 16.7

出栏家禽 万只 13922.7 -1.4

全市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628.9万头、327.6万头、226.2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6.4%、8.4%、8.6%。随着畜禽饲养量的增多,畜产品产量也增加较多,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38.1万吨,比上年增长6.1%。猪、牛、羊肉产量分别为78.7万吨、24.3万吨、2.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7.8%、5.6%、12.8%。禽蛋产量55.2万吨,比上年增长1.0%;牛奶产量23.6万吨,比上年下降2.9%;水产品产量4890吨,比上年下降2.3%。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加强。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17.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0%。拖拉机保有量7.8万台,比上年增长5.0%。农用运输车8942台,比上年下降10.3%。机电井16661眼,比上年增长10.9%。农用水泵75401台,比上年增长1.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机电灌溉面积分别达到184950公顷和142060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3.1%和4.1%。全年农村用电量51202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2%。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生产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87.6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15.2亿元,增长2.3%;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1.5亿元,增长110.3%;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221.6亿元,增长31.6%;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22.2亿元,增长1.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01.8亿元,增长16.9%;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85.8亿元,增长31.6%。

图4    2006年-2010年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四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469户,占全市总户数的88.8%,拥有资产334.8亿元,占全市67.7%;实现增加值267.2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92.9%,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30.8%,实现利税44.6亿元,占全市的78.8%,实现利润31.9亿元,同比增长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