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巩义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4.6亿元,比年初增加28.9亿元,增长11.6%;各项贷款余额为121.6亿元,比年初增加30.7亿元,增长33.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33亿元,比年初增加13.3亿元,增长11.1%。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共实现保费收入38016万元,比上年增长76.3%。其中人身保险收入17376万元,比上年增长1.4%;财产保险费收入20640万元,比上年增长3.7倍。人身保险赔款金额728万元,比上年下降87%;财产保险赔款金额4686万元,比上年增长99%。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10年末,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3535人,全年科学技术费用支出4509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全市科技人员积极开展科技活动,2010年取得郑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年共实施科技攻关计划项目33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7项,郑州市级22项。2010年末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2010年申请专利技术292项,其中发明专利56项,实用新型专利162项,外观设计专利74项。 综合技术服务进一步改善。2010年底,全市技术监督系统共有103人,质量检验机构1个,计量监测机构1个,全年共监督抽查各类产品842批次。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投资1.2亿元的二中东校区顺利招生。总投资7280万元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扎实推进,已完成投资5800多万元,竣工项目103个。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市普通高招本科上线人数达到2551人,被重点大学录取381人,其中清华大学1人,北京大学2人。2010年全市共有高中(含职专)16所,在校学生22324人;初中38所,在校学生24697人;小学校95所,在校学生49779人,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均达100%;教职工人数达到10163人,其中专任教师915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1146人。职业技能培训发展迅速,全市共有25个镇(办)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基地,19个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2010年有51797人参加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继续实施达标文化站、文化大院创建工程,全市达标文化站达到12个,达标文化大院达到250个。2010年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共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达到8万户。群众文艺活动更加活跃,全年文艺广场共举办活动154场次,观众达30万多人次。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改善群众就医环境。2010年,新建成了47所标准化村卫生所,建立规范化健康档案57万多人。2010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21个(包含社区服务站及诊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6个,卫生防疫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机构有床位数2117张,卫生技术人员2879人。全年改造镇卫生院3所,新建达标化村卫生室48个。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全市共组织群体性竞赛活动14次,其中大型比赛3次。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学校体育更加活跃,有86%以上的在校学生达到了国家体质健康标准。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 中心城区建设全面加快。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为重点,加速推进东区建设和老城改造,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投资2亿元的市民文化艺术中心暨图书馆工程、投资1亿元的东区集中供热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东区绿化、惠民北路、瑞阶路、和平路中段等工程全面竣工,河大大厦、东部供水一期等工程进展顺利。我市顺利创成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 环保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环保系统共有人员280人,环境监测站1个,监理站1个,危险废物和辐射管理中心1个,污水处理厂1个。环保法制建设继续加强,执法力度继续加大,全市共完成限期治理污染企业58家,止2010年有952家企业实现达标排放。烟控区1个,面积19.3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15.7平方公里。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93元,比上年增长10.3%;人均消费支出9193元,比上年增长10.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达到31%。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514元,比上年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131元,比上年增长10.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达到33.4%。 居民居住条件有所改善。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2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3.9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98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2010年全市共有福利院20个,床位970张,收养人数达到585人。全市各种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2.4万人次,全市进入城镇低保达到1824户,总计4359人,农村低保达到10061户,总计23939人。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深入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2010年,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总人数达到149585人,企业职工达到52042人,机关事业达到18599人;离退休人员社会统筹人数中,企业离退休达到13306人,机关事业达到5586人;全市失业保险人数中,企业单位达到39185人,机关事业单位达到16613人。职工医疗保险人数达到51550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启动,参保人数达到43583人,参保率达到71.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更加深入推进,门诊补偿比例和住院补偿比例继续提高,全年补偿金额8046万元,农民参保率达到95%,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由于第六次人口普查处于数据处理阶段,暂无人口相关数据。 4、工业产品产量为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