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泽州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296609万元,比上年增长13.92%,其中:国税系统收入169996万元,比上年增长11.66%;地税系统收入104777万元,比上年增长18.7%。 ![]() 一般预算收入93427万元,比上年增长15.1%。 一般预算支出141522万元,比上年增长17.68%。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5.44%,教育支出增长12.37%,环境保护支出增长49%,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6.89%,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2.2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下降7.4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3.32%。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07963万元,比年初增加915145万元,增长10.14%。各项贷款余额379272万元,比年初减少521594万元,下降27.29%。 全年全县保费收入14244万元,同比增长15.3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268万元,同比增长78.73%;人寿险保费收入9976万元,同比增长5.01%。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7711万元, 同比增长4.12%。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02所,比上年减少22所。在各类学校中,有高中学校2所,完中学校2所,高职中学2 所,初中中学37所,初职中学2所,小学256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人数65612人,比上年末减少7498人;全年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14119人,比上年减少2167人;毕业生数18803人,比上年减少526人;年末全县教职工人数7112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和初中升学率均达100%。 全县科技研发经费支出2110万元。全年申报两项国家级科技项目,申报4项省级科技项目,申报市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46项,其中:批准立项的,2项省级项目,38项市级项目。争取国家、省、市科技部门资金340万元。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30多项,全年累计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20多项,全年共申请各类专利45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本年上演剧目37个,演出场次700场,收入42万元,其中:剧团1个,本年上演剧目14个,演出场次400场,收入36万元;曲艺队1个,本年上演剧目23个,演出场次300场,收入6万元。全县共有公共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乡镇文化站17个,村级农家书屋232个,共藏书40余万册。 广播电台1 座,电视台 1座。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 10.8万户,广播综合覆盖人口 51.52万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37 %;有线电视综合覆盖人口52.94万人,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8.99 %。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0%,其中接受数字信号用户3000户,互联网已进入580个行政村,入村率达到95%,入户数达到34053户。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817个,其中县医院1个、县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所1个,乡镇卫生院26个,村级卫生所632个,个体诊所152个。全县共有床位数1480张,卫生技术人员194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91人,注册护士526人。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率为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 全年全县共举办各级各类运动会15次,参加运动会运动员人数3100余人。运动员在市级以上重大比赛中获金、银、铜牌分别为29枚、10枚、12枚。全民健身活动更加形式多样,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全县体育锻炼标准达标人数达21.69万人。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1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46元,增长11.4%。城镇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8447元,增长11.36%;农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3753元,增长12.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8.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5.67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394元,增长19.09%。 ![]() ![]() 年末全县城镇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达92%,其中: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4%,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3.6%;失业保险覆盖率达88.4%。 全年共有2512个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户数1809户;有18896个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户数10387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启动,参保人数27.5万人,参保覆盖率达92%。 十一、资源、环境 年末耕地保有量为73.64万亩。完成造林合格面积4万亩,完成年度计划的100%。 全县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93775.1公顷,全县林木绿化覆盖率达到45.25%。森林覆盖率达到32.88%。年末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1.62%。 全年县区环境空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达到350天,其中:Ⅰ级天数96天,Ⅱ级天数254天,Ⅲ级天数8天;二氧化硫排放量2.4万吨,下降4.38%。化学需氧量0.42万吨,同去年持平。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1人。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1起,其它行业全年安全无事故。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由于第六次人口普查尚未结束,2010年全县人口相关数据单独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