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04-03 上海市杨浦区统计局

城市建设

市政工程继续推进。全年完成2009年结转下来的续建轨道交通10号线站点配套及道路恢复、四平路架空线入地、五角场排水管网改造等7项工程建设。12号线已全面启动工程建设,6座车站启动站本体建设。

市政设施维护加大投入力度。全年投入4280万元做好市政设施的日常维护,投入2208万元进行道路大中修、重养、整治、道路大中修、重养、整治、日常养护车行道面积49079万平方米,人行道35864万平方米,新装、调换路名牌668块,桥梁保养504座,桥梁维修6座。

进一步加强城区环卫设施建设改造。年内整修垃圾箱房100座、倒粪站8座、公共厕所24座,新建公共厕所3座、压缩式生活垃圾收集站4座。

城区管理

全面建成建筑业受理服务品牌窗口,成为全市首批“场地、行为、业务、流程”全贯标单位。至年末,共办理招投标发包项目106个,累计中标价8.46亿元;发放施工许可证95张。

加大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年内完成26条(段)道路的市容环境整治工作。拆除违法建筑49处;全年共完成5个小区的“满意物业”小区创建工作,共涉及面积30万平方米,4612户居民。

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作用显现明显。全年共受理城市管理问题93083件,已整改93062件,整改结案率99.9%。

文明城区建设

以迎博办博为主线,紧紧抓住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这一契机,不断提高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确定2008-2009年度217个文明窗口、168个文明科室通过了验收,有8个街道、镇通过了上海市文明办的考核验收,评为市文明社区,25个文明小区被评为上海市节水型小区。

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着力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三年行动计划”和“第四轮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全年先后对6家企业实行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减少能耗1817吨标煤。2007—2010年累计完成60项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减少能耗21.4万吨标煤,腾出土地103万平方米。全年完成31个政府投资项目、2个社会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485份,新建项目竣工验收率达70%。

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杨树浦热网于2010年12月15日顺利关停,完成对57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用户,以及1800余户居民用户供热转换工作推进平稳有序;完成长海医院、天益宾馆等单位15台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改造,实现节能1.4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硫179吨;在12个街道、镇社区家庭推广高效节能灯具67.9万只;在13家单位推广高效节能灯具4745套;完成区福利院、中医院等公共建筑低能耗示范项目建设,节能率达到65%。

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0年空气质量指数二级和优于二级的天数328天,达到89.9%,连续第五年保持在85.0%以上;年内可吸入颗粒物(PM10)月平均值为0.082毫克/立方米,基本与上年持平;二氧化硫日平均值为0.029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7.1%;区域降尘量8.5吨/平方公里·月,比上年下降14.1%。

水环境整治持续改善,固体废弃物治理和城市噪声控制逐步推进。全区污水纳管率已达85%,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率达98.5%;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昼间时段和夜间时段分别为55.5LeqdB(A)和48.3LeqdB(A),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环境噪声达标区域覆盖率达100%。

年内创建6个区级绿色小区、8个区级绿色学校和2个安静小区。

绿化建设

城区绿化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全面完成地铁10号线建设相关站点绿地恢复工程,恢复绿化建设面积约4万平方米,种植行道树约353株。截至年末,全区新增绿地面积6公顷,其中新建公共绿地6公顷。新增行道树1125株,新增屋顶绿化7744平方米,绿篱围墙760米,城区绿化覆盖率遥感统计24.0 %,比上年增长0.67个百分点。共完成绿地改建0.5公顷,更新行道树设施7264副。

至年末,区域绿化覆盖面积达1457.09公顷,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1361.04公顷,其中,公共绿地441.0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4.08平方米,基本与上年持平(2006年-2010年区公共绿地建设情况见图5)。

图5 2006年—2010年区公共绿地建设情况

六、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全年区教育财政拨款12.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区教育经费拨款14.5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全区共有中小学98个,其中中学54个,小学44个,特殊教育机构2所,工读1所,职业学校(含中专)10所;在校学生数76421人;现有教职工8332人,其中专任教师6320人。学生人数中,高中阶段学生人数12109人,下降7.0%;初中阶段学生人数23590人,下降2.5%;小学阶段学生人数26537人,下降3.2%。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占77.3%,中学高级教师占7.9%(各级各类学校情况见表5)。

表5 各级各类学校情况

类别 在校学生数(人) 比上年增长(%) 毕业学生数(人) 比上年增长(%)

普通中学  35699  -4.1  10348  -10.4

高  中  12109  -7.0  4681  -15.3

初  中  23590  -2.5  5667  -5.8

中等职业  13512  -15.2  4818  19.6

特殊教育  453  -10.3  180  41.7

工读教育  220  —  30  -72.0

普通小学  26537  -3.2  5850  -1.2

幼儿园  20061  8.7  5080  5.0

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2010年高中阶段普及率达94.0%以上,普高入学率达到58.7%;本区应届毕业生高考录取率90.2%;中考合格率99.5%、总平均分为505.6分,考试分列全市综合第一。

文化事业

全区共有电影放映单位6个,座位数6055个,年内放映场次3.4万次,观众195.6万人次,另有流动放映队1支;街道、镇达标的文化中心共12家,总面积达5.39万平方米;区内文化馆1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2个,剧团1个;区级公共图书馆共有3个,区级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现有座位数1461个,藏书78.29万册,年内外借书卡1.13万张;街道图书馆现有11个,藏书34.84万册;年内组织读书(包括讲座)活动1152场,电子阅览室逐步实现免费开放,馆外服务点达到81个。

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百姓艺苑”和院团结对工作继续深化,全年结对共建的专业院团为社区群众演出和辅导208场,派出专业人员1260人,受益群众达91590人次。完成国歌展示馆消防整改工程并正式对公众开放,国歌展示馆年内共接待参观团体619批,观众达24891人次,其中包括美、日、法、巴等国40批次的外事接待。“公益电影”展映活动放映7209场,受益累计48.5万人次。参加第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影片展映65场,观众共计513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