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广河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5-24 临夏州广河县统计局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以开发扶贫为重点,实施了庄禾集等6个村的整村推进项目。总投资1.08亿元、惠及8个乡(镇)72个村17万人的中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完成城关等乡镇的通水,共建成人饮水窖达到11060眼。新修水平梯田20700亩,现有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5000亩。积极实施“一池三改”工程,16050户群众用上了新型能源。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25199千瓦,增长11%;农村用电量3375.6万千瓦时,增长16%,化肥施用量6777吨,增长3.6%,农用地膜963吨,增长2.4%。

劳务输出成效显着。2010年有劳务基地24个,输转劳务人员5.79万人(次),培训劳务人员2.16万人(次),创收3.42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6700万元,实现增加值1922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6.4%、1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53090万元,实现增加值1102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20.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2009年      2010年   增长速度(±%)

发电量(万度)     2389.15      1777      -25.6

轻革(平方米)     1418020   1611773      13.66

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681万元,增长21.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4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康临高速广河段、中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齐家坪水电站的强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6736万元,同比增长26.6%,其中:城镇建设投资完成12820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7%,农村投资完成8529万元(主要是农村私人建房、能源建设和农机具的购置),同比增长24.2%。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190万元。

五、交通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稳定。全年完成客运量13.82万人/次,客动周转量424万人/公里,增长5.5%;完成货运量281.2万吨,货运周转量5100万吨/公里,增长5.6%。年末共有营运车1734辆,其中客车142辆,货运车1592辆。全年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39项208公里,全县通油路、水泥路的村达到83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1%。

旅游业稳步增长,经济效益快速提高。全年共接待游客1.32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总收入320万元,同比增长14.7%。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00万元,较上年增长18.9%,其中:县的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35万元,增长19.9%,县以下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65万元,增长17.5%。在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24946万元,同比增长15.7%;住宿餐饮业完成6532万元,同比增长33%。

七、财政、金融业

财政税收稳定增长。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56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46%。全年地方财政支出完成6720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4%。

金融机构存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5698万元,较上年增长25.0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81007万元,较上年增长18.54%。金融机构贷款为83913万元,较上年增长47.3%。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服务能力和教育质量持续提高。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26所,在校学生45322人,其中:小学学生32405名,初中学生10912名,高中学生200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7%,适龄少年(初中)入学率95.5%,巩固率98.9%。全县共有教师1884人,其中:小学教师1219人,中学教师665人。2010年,全县小学六年级双科合格率达62.6%,高中招生五科合格率达20.84%,参加全国普通高考录取率达75.5%。

科技工作取得新的进步,科技事业得到有效发展。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班31场(次)。引进农业新品种47个,引进推广各类先进实用技术13项。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全县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技术人员2357人;按职称分,高级职称54人,中级职称601人,初级职称1702人。全县引进、消化、吸收、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九、文化、卫生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有文化馆1所,博物馆1所,陈列各类文物2200多件;公共图书馆1所,各类藏书25000多册。全县有线广播放大站1个,电视覆盖率达到83.6%;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65座,其中村村通59座;有线电视入户4110多户,转播节目7套,其中:数字电视用户3500户,转播节目120套。

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年末全县卫生机构1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0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共有医疗床位399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40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得到加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回升。年末全县总人口223049人,其中:男111056人,女111993人。在总人口中:汉族人口  5749人,占总人口的2.6%;回族人口122916人,占总人口的55.1%;东乡族人口94240人,占总人口的42.25%;其它少数民族人口144人,占总人口的0.05%;乡村人口205600人,占总人口的92.18%;非农业人口17449人,占总人口的7.82%。全县人口出生率16.6‰,死亡率为5.89‰,自增率10.7‰,计划生育率98.53%。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42元,同比增长15.52%;单位从业人员年人均货币收入达到  2098元,较上年增长0.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660元,较上年增长15.14%。农民人均占有粮389.9公斤,同比增长10.14%;全县低收入人口减少5800人,农村贫困面下降到23.62%。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2010年新增城镇就业1644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6人,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238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全县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加人数2172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316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6190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率达100%。全县城镇参加低保1820户、4613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59.64万元;农村贫困户参加低保15257户,54675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952.5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正常运行,共有188471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09%,受益参加农民88855人,受益金额2093.9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