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广河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州委十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州委“依托藏区大市场,融入兰州都市圈”的战略部署和“强基础、抓教育、兴商贸、育产业、保民生、促和谐”的总体发展思路,同心同德、真抓实干,实现了全县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发展局面。 一、综合 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攀升,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893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1377万元,较上年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2681万元, 较上年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4878万元,较上年增长12.8%。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9:26.5:51.6调整为24.0:25.6:50.4。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003元,同比增长13.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总量偏小、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难度较大;大的投资项目不多,经济增长后劲不足,财政增收难;节能减排的压力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部分低收入居民生活比较困难;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繁重。 二、农业 随着旱作农业新技术全力推广,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34729.9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9%。实现农业增加值 21376.6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同期增长7.9%。 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价值量指标如下:(单位:万元) 2009年 2010年 增长速度(±%) 农业总产值 27438.26 34729.97 26.57 其中:农业: 21149.30 27254.60 28.86 林业: 916.86 1203.33 31.30 牧业: 4510.10 5305.04 17.63 农林牧渔服务业: 862.00 967.00 12.18 年末耕地192855亩,全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222400亩,比去年同期增长1.6%。在总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面积为186200亩,比去年同期增长2.6%。其中:夏粮面积16200亩,与去年持平;秋粮面积170000亩,比去年同期增长28%。经济作物面积26200亩,比去年同期增长18 %。在经济作物中油料面积10000亩,与去年持平;药材500亩,与去年持平。粮食总产达86968.62吨,同比增长11.02%,其中:夏粮总产量4936.5吨,比上年下降0.45%;秋粮产量82032.12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1.8%。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单位: 吨) 2009年 2010年 增长速度(±% ) 小麦: 4903.95 4881 -0.47 玉米: 61880.88 69613.82 12.5 蚕豆: 55 55.5 0.9 洋芋 11493.83 12418.3 8.04 油料 3750 3986 6.3 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通过坚持“种、养、加”结合,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养殖模式,走出了一条千家万户大搞养殖的路子。累计建成牛羊规模养殖小区16个,规模养殖场139个,养殖专业村38个发展育肥户1.38户,建成青贮氨化窖(池)415座9.28万方,青贮玉米秸秆27万吨,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40.6%,被省农牧厅列为“全省玉米秸秆加工利用示范县”。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5305.04万元,比上年增长17.63%。 主要畜产品和牲畜存栏头数如下(单位:吨、头、只) 2009年 2010年 增长速度(±%) 肉类总产量 1888.42 2100.22 11.22 绵羊毛产量 356.7 396 11.02 奶类产量 650 738 13.54 大牲畜年末存栏 34450 37323 8.3 其中:牛存栏 33344 36217 8.6 绵山羊存栏 134000 151120 12.7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全面完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年完成造林1.3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补植补造3万亩,啤特果经济林2000亩,花椒经济林1000亩;贯通南部五乡镇的“绿色通道”21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