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武山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5-24 天水市武山县统计局

2010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做强农业产业,壮大工业经济,激发商贸活力,培育旅游优势,提升科教水平,推进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抢抓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等重大政策机遇和武山被列为国家新农保、省级新农村建设、省财政直管、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试点县等难得机遇,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28547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7273万元,增长6.9%,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2.6%,拉动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1894万元,增长14.7%,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33.2%,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6307万元,增长11.2%,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4.2%,拉动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按初步统计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2]6595元,较上年增加1061元,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8.5:22.7:38.8调整为41.1:21.7:37.2,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提高2.6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下降1个和1.6个百分点。

全县进一步优化财源结构,严格依法治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审计监督,规范支出行为,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保证全县重点财政支出。全年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13383万元,较上年增长32.3%。实现一般预算收入为5934万元,增长27.6%。其中,增值税854万元,下降10.0%;营业税2169万元,增长40.6%;企业所得税162万元,增长72.3%;个人所得税104万元,增长65.1%。财政支出103018万元,下降1.7%。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目标,狠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强支柱产业建设,全面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433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5%。实现增加值117273万元,增长6.9%。其中农业总产值174966万元,增长20.3%;林业总产值1689万元,下降54.7%;牧业总产值16753万元,增长11.4%;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732万元,增长4.9%。

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农产品产量平稳增长。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948698亩,比上年904400亩增长4.9%。其中:粮食种植面积达594682亩,比上年555588亩增长7.0%;油料种植面积达70648亩,与上年持平;蔬菜种植面积达257350亩,比上年255178亩增长1.0%;洋芋种植面积达231993亩,比上年231633亩增长0.2%。

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减幅度详见下表

单位: 吨

2010年      2009年     +、-    ±%

一、粮  食      121595     118880      2715     2.28

其中:1、夏粮   38378      37267     1111     2.98

①小麦   33526      33166      360     1.09

②蚕豆    4485      4515      -30     -0.7

2、秋粮   83217      81613      1604     1.97

①玉米   35728      27634     8094    29.29

②洋芋   45530      53118     -7588   -14.29

二、油  料       6460      6968      -508    -7.29

三、蔬  菜      744161     717460     26701     3.72

四、药  材       2855      2309       546    23.65

五、瓜  类       7964      7718       246    3.19

六、水  果      28831      22500      6331    28.14

七、水产品       251       224       27    12.05

林业生态建设有所减缓。2010年全县完成林业增加值1233万元,较上年2553万元减少132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降54.7%。当年完成造林面积14000亩,较上年21400亩减少7400亩,下降34.6%。全年完成林产品产量1456吨,较上年2068吨减少612吨,下降29.6%。森林覆盖率达到23.8%,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畜牧业生产发展较快。2010年,全县完成牧业增加值1021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4%。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8831吨,增长8.1%;牛奶395吨,增长2.1%;禽蛋1430吨,增长12.3%。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年末大牲畜存栏72645头,增长4.6%;年末羊存栏41091只,增长7.2%;年末猪存栏120766头,增长11.3%,较上年提升8.4个百分点。

渔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完成渔业增加值178万元,同比增长13.1%,渔产品产量251吨,增长12.1%。

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县水平梯田达到439312亩,其中本年新修水平梯田46200亩,较上年30835亩增加15365亩,增长49.8%;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7.2万千瓦特,增长3.6%;农村用电量达3833万千瓦时,增长0.7%;农用化肥折纯量15466吨,增长4.2%;有效灌面86669亩,保证灌面59519亩,较上年分别增长3.4%和1.2%;塑料薄膜使用量5348吨,增长32.1%;实施了33村饮水安全项目,解决安全饮水3.5万人次。

劳务经济发展迅速。全县上下认真实施“百万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等项目,举办各类劳务培训210期,完成技能培训2.7万人次。组织输转9.1万人次。全年创劳务收入达8.2亿元,增长21.7%。农合组织不断扩大,全年达到126个。

扶贫开发成效显着。实施了10个村的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新修堤防3.6公里,拓宽硬化村组道路12.5公里,新建人饮工程1处,落实扶贫贴息贷款1500万元。积极联系帮扶单位,广泛开展社会帮扶活动,全年落实帮扶资金154万元,帮办实事196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8696万元,同比增长11.4%,实现工业增加值34626万元,增长12.0%,实现工业利润总额10040万元,增长1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72967万元,增长25.1%,实现增加值23294万元,增长12.3%,实现利润总额6892万元,下降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