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会宁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六届九次、十次和县委十三届八次、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积极抢抓“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机遇,坚持打响“三张牌”,认真实施“融入中心、基础先行、项目支撑、优势带动、科学发展”战略,以“草畜产业建设促进年”为载体,以“三区一带两支撑”为平台,坚持富民与强县相结合,打基础与利长远相统一,改善民生与促进和谐相协调,努力推动全县经济新一轮发展,顺利实现了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国民经济呈现出快速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工商经济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成效显着;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财税金融运行良好;财政收入明显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有效改善。 一、综合 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31233万元,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达到106291万元,增长7.3%;第二产业达到99750万元,增长21.7%;第三产业达到125192万元,增长11.9%。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2.1%、30.1%、37.8%。第一产业拉动经济增长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4.9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全县财税工作继续保持了收支进度均衡,增幅加快、质量提升的向好势头,为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撑,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680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1%。县乡级财政收入完成3813万元,比上年增长21%;积极争取上级补助收入16044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7409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500万元,总收入达到173166万元,比上年增加38227万元,增长28.3%;总支出达到173166万元,比上年增长28.3%,其中县乡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68561万元,比上年多支41306万元,增长32.5%,上解上级支出283万元,年终结余4322万元。 从总体上看,全县呈现出经济增长、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虽然整体解决温饱,但贫困县的基本特征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二是农村基础条件还需要继续加快改善,水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是农业的主导产业地位仍未改变、工业化尚处于初始阶段、第三产业发展活力不足。四是现有财力,保吃饭杯水车薪、保运转捉襟见肘、促发展后劲不足。五是城市建设欠帐较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二、农业 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积极应对持续干旱造成的不利影响,坚持把全膜双垄沟播种植作为科技抗旱增收“一号工程”,围绕建设产粮大县、草畜强县和梯田化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粮食总产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8.66万亩,增加15.51万亩;总产量27596.7万公斤,增长21.18%。其中,夏粮总产量3931.3万公斤,增长4.51%;秋粮总产量23665.4万公斤,增长24.48%。油料种植面积11.1万亩,减少1万亩;总产量298.2万公斤,减少8.08%。蔬菜种植面积3.88万亩,减少1.12万亩;总产量6929.6万公斤,下降22.36%。 林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县共有林地面积145.37万亩,其中当年造林面积0.8万亩,当年零星植树180万株,当年育苗面积0.06万亩,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8.06万亩,成林抚育作业面积31.28万亩,林产品产量(花椒)19.1吨。果园面积累计达到9.03万亩;水果总产量1219.6万公斤。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3525.68万公斤,比上年增长6.58%。牛出栏3.72万头,增长9.41%;牛存栏5.9万头,比上年增长10.5%。羊出栏55.72万只,增长9.19%;羊存栏60.53万只,增长9.93%。猪出栏26.8万头,增长7.2%;猪存栏23.36万头,比上年增长7.01%。鸡出栏80.11万只,增长7.26%;鸡存栏69.25万只,增长7.38%。禽蛋产量2285吨,增长7.38%。羊毛产量931.26吨,增长11.15%。 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2010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1.3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9.1%;农村共拥有拖拉机7183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98台,小型拖拉机6985台。化肥施用量43655吨,增长1.88%。水地有效灌溉面积30.52万亩,比上年增加0.25万亩,保灌面积23.25万亩,比上年增加0.37万亩。梯田年末累计达到170.0万亩,其中当年新修梯田11.23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全县工业企业及个体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87440万元,比上年增长46.8%,完成工业增加值54740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76850万元,增加值22488万元,增长39.8%。 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全年生产原煤30.6万吨,比上年下降16.62%;供电量9566万千瓦小时,增长4.13%;水泥5.9万吨,增长84.4%;机制砖44500万块,增长36.7%;地毯16320平方米,增长15.75%;小麦粉125600吨,增长13.19%;食用植物油4250吨,增长28.79%;杏仁露4283吨,增长1.46倍;洋芋淀粉36100吨,增长56.4%;印刷品27540令,增长33.3%;荞麦挂面1402吨,增长1.66倍;水晶粉丝165吨,下降30.08%。 建筑业健康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5010万元,比上年增长19.9%。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8户,实现总产值34623万元,利润总额4697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6.17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27万平方米,竣工房屋价值13123.5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2278万元,比上年增长30.3%,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01118万元,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5140万元,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020万元。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2571万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5525万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4182万元。2010年,全县施工项目88个,其中新开工40个。当年完成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0个,有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农业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时代购物广场、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城区供水改扩建一期工程、天然气入户项目、三期廉租房建设等。 五、交通邮政和信息传输业 交通运输邮政业平稳发展。全社会投入营运的汽车3331辆,其中客车510辆(出租车256辆),货车2821辆。邮政业全年完成业务收入611万元,比上年下降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