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天心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5-20 长沙市天心区统计局

科学制定了《天心区科学技术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并明确科技创新工作为全区“十二五”五项重点工作之一。投入科技发展专项经费0.31亿元,占全年本级财政支出的1.7%,科技新产品的开发和科技成果进一步推广,完成专利申请657件,专利授权42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0件),人均科学普及经费达6元/人,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94.23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利税6.62亿元,较好地开展了“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群众性、社会性科普活动,创建了长坡社区“水资源利用探究室”等10个社区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出台了《天心区历史文化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方案》,区本级被省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全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区。

八、文化、体育和卫生

“中国天心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作为全国首个区级非遗专项场馆,启动建设;区图书馆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图书馆”,全年共计接待读者6万余次,流通书刊近9万册次,文化共享视频播放近300场,举办“公益讲座”10次;“绿网”建设经验作为文明亮点向全国推广;区域重点文化项目建设总体列入国家、省、市文化“十二五”发展规划;“长沙天心文化产业园”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成为中南湘、鄂、皖、黔、赣五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组织举办了天心区首届机关干部职工运动会,全区80家单位,组建成52个代表团,参加了38个项目的竞赛,组团参加了长沙市第七届老年人运动会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获得长沙市社区拔河比赛总决赛亚军、社区篮球比赛总决赛冠军。

加大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标准。积极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全面完成了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疾病监测任务,免费接种计划免疫一类疫苗近12万人次,全年无一例重大传染病发生。认真开展妇幼保健工作,完成免费婚检、优生检测、早孕检查、产前检查、新生儿访视2万人次。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和执业许可,全年共对辖区内314个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校验,为2112名卫生技术人员进行注册,开展了7次医疗卫生执业和传染病防治执法检查,对重点医疗卫生的监管实现了全覆盖。

健全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扎实开展食品安全城区创建和食品安全信用登记评定工作,率先全市建成了白沙路、坡子街、学院街三条食品安全示范街。加强对餐饮服务和公共场所监管,组织了20多个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对397家公共场所实施了量化分级管理。切实做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全年共发放卫生许可证367个,餐饮服务许可证193个,完成从业人员体检、培训4.2万人,全区未发生重大事物中毒事件。

九、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完成COD累计削减量4617.66吨,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的16.9%;全年削减SO2 15.84吨,全面完成SO2削减任务。以全市开展“绿色建设工地”、“绿色餐饮街”等创建工作为契机,通过“以创促改”的方式,进一步强化了油烟、扬尘污染治理措施。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40%,扬尘总量平均为5.0吨/平方公里·月,较去年削减了25.1%。全年环保审批建设项目96个,全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实施低质落后小餐饮业、作坊式小工业退出工作,并对重点污染企业采取限期关闭、搬迁或技术改造等措施,先后关停了大托水玻璃厂、众鑫漆业、中辉混凝土搅拌站、中煌混凝土搅拌站、恒盛混凝土搅拌站、VV酒吧、蓝都酒吧等污染企业。同时,加强对区域内排污单位的监督管理,全年未发生一起环境污染事故和等级污染事件。

全区安全生产工作继续保持了总体持续稳定的局面,全区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考核指标为18人,实际死亡13人。其中生产经营领域死亡0人;道路交通事故实际死亡13人;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为0.0335,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为0,各项考核指标均低于市政府下达的年度考核指标,全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得到强化,监管网络进一步得到完善,安全监管水平得到了有力提升。天心区政府连续六年获得“长沙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优秀单位”的荣誉称号。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64元,增长1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53元,增长26.5%,农民人均纯收入17398元,增长20.0%。人均家庭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3520元,比上年增加1011元,同比增长8.1%;经营性收入为3897元,比上年增加1201元,同比增长44.5%;财产性收入为616元,比上年增加370元,同比增长150.4%;转移性收入为4583元,以上年基本持平。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829元,比上年增加1009元,同比增长7.3%。

全年,辖区内城镇登记失业率2.42%,实现全区零就业困难家庭动态清零。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1945人。我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0805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累计45373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际缴费人数75793人。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得到救助。全年累计救助城市低保对象58639户次,123849人次,救助资金2263.2万元;累计救助农村低保对象4281户次,8717人次,救助资金87万元;城乡医疗救助累计救助1241人次,救助资金260万元;社会精神病人药物救助1200人次,救助资金5万元,住院强制救助33人,救助资金11万元;共对301人进行了临时救助,救助资金12万元。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2010年为全国人口普查年份,根据国家人口普查有关规定,暂不公布人口及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