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天心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创业兴发展,三年新跨越”的战略目标,着力强化科学发展新理念,积极应对宏观调控新形势,扎实工作,奋勇争先,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一、综合 2010年区域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总量突破400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00.6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2%。在GDP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0亿元,同比增长-10.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3.57亿元,同比增长2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5.74亿元,同比增长12.0%。 在GDP增长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0、7.7、7.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贡献率分别为-0.2%、50.5%和49.7%。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3:40.8:58.9。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2.71亿元(新口径),同比增长26.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1.31亿元,比上年增收4.46亿元,同比增长26.5%。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6.18亿元,同比增长22.8%,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1.69亿元,同比增长15.1%。 全年我区承办的省、市21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均已达到或超过指标要求,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落实。在确保“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领域效果显着。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12亿元,同比增长-10 %,其中:农业产值0.78亿元、林业产值0.01亿元、畜牧业产值1.09亿元、渔业产值0.2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01亿元。主要农产品收成较好,粮食总产量4541吨,总产值0.14亿元;蔬菜总产量26377吨,总产值0.48亿元;花卉园艺总产值0.12亿元。水果、坚果、饮料等总产值0.03亿元,出栏肉猪5.8万头,猪饲养产值1.25亿元,家禽出笼9万羽。 以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托镇开展以污水全收集、垃圾全处理、裸土全覆盖为主要内容的“三全”工程,通过争取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及大托镇自筹地方资金400余万元,初步建立起农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新天、九峰、先锋三个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并已通过国家级生态村验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02.13亿元,增长2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273.40亿元,同比增长26.9%。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28.73亿元,同比增长8.9%。实现工业增加值103.68亿元,同比增长2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1.72亿元,同比增长27.4%。其中红太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工业产值50.3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6.7%,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建筑业有资质企业77家(不包括劳务分包企业),其中特级3家、一级企业17家、二级24家,三级33家,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29.09亿元,同比增长34.0%,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83.66亿元、安装工程产值26.23亿元、其他产值19.20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9.89亿元,同比增长17.7%。本年房屋施工面积达到26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0%,房屋竣工面积达到11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4.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0.35亿元,同比增长30.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39.53亿元,同比增长32.5%;农村投资13.11亿元,同比增长79.5%。从投资方向看,建安工程投资33.51亿元, 同比增长34.6%,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2.1%。房地产投资95.12亿元,同比增长71.5%,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82.45万平方米,增长35.6%。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同时引进了友阿奥特莱斯、中信ID Mall、上交所钢材期货交割库等重大项目,利用重大项目确保了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高基数上的高增长。 五、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87亿元,同比增长19.6%。按行业分组,批发业实现10.15亿元,同比增长10.8%,零售业实现178.76亿元,同比增长19.3%,住宿业实现1.88亿元,同比增长28.5%,餐饮业实现26.08亿元,同比增长24.4%。按规模分组,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04.82亿元,同比增长30.4%,限额以上个体户实现零售额9.66亿元,同比增长33.7%,限额以下企业实现零售额112.05亿元,同比增长10.9%。消费品零售结构升级加快。全区限额以上贸易业企业类值统计显示,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实现零售额18.94亿元,增长38.6%;金银珠宝类零售额4.01亿元,增长31.9%;汽车类实现零售额24.99亿元,增长96.4%。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8.14亿元,同比增长12.3%,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为10.1%。辖区内的国美电器、苏宁电器、平和堂商贸大厦、王府井百货大楼、春天百货有限公司、坤宝、华美、和信丰田汽车销售公司销售旺盛。特色街市太平街历史文化街、解放西路酒吧文化街、白沙路茶吧街、汽车6S街区发展良好。 六、商务和招商引资 全年,我区共组织参加国家、省、市级招商节会12次,8月份,在北京成功召开了第二届区域资源(北京)推介大会,11月,又精心组织了首届商务楼宇(金融)专场推介会,受到众多央企、金融机构、跨国集团、行业龙头企业的热力追捧。通过宣传推介,成功引进了华融湘江银行全国总行、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北京新时代证劵长沙营业部等金融机构,万丽、鑫远白天鹅、凯莱等星级酒店,电力康园、弘林国际等商务楼宇引进入驻了一大批优质企业,摩天一号、嘉盛国际等新建楼宇招商形势喜人。全年实现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3.23亿美元,同比增长9.2%;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42.28亿元,同比增长14.3%;市外境内形成固定资产投资97.09亿元,同比增长16.3%。 积极开展了“外经贸服务月”活动,为区内13家企业汇总申报中小企业境外市场开拓资金补贴项目42个,金额104万元,全年全区新增境外投资项目3个,外派劳务320人。新增境外投资企业资质1家,中化湖南勘测院通过商务部核准,获批赴赞比亚投资矿业。一年来,全区涉外经济日趋活跃,经济外向度有效提升。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我区共有中学5所、小学3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在校学生18105人,中学在校学生5351人。实行市区内城乡学生和外地贫困生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全免,同时切实落实普通高中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全年发放资助金额13.5万元。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超过市额定标准。办理了暑假维修拆除重建项目、抗震加固项目立项、指标等手续,全区累计完成5.9万平方米暑假维修、校安工程任务。全力支持辖区范围内的职业教育事业,每年投入368.6万元对职业学校建设予以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