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5-06 焦作市统计局

焦作市统计局

2011年4月27日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大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上下齐心,克难攻坚,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实现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247.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27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855.30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289.03亿元,增长6.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5700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0:67.3:24.7变化为8.3:68.5:23.2,二产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748.57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4%,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6%。

表1:2010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同期为100

类别 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3.4

#城市 103.2

农村 103.5

#食品 110.0

#粮食 106.8

肉禽及其制品 104.2

鲜蛋 109.0

鲜菜 147.5

水产品 107.2

在外用餐 102.3

烟酒及用品 100.1

衣着 99.0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99.4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3.3

交通和通信 100.0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1.2

居住 101.8

年末从业人员210.14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64.43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4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全年对3.4万名农民进行了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5.2万人。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82.07亿元,增长31.5%,一般预算收入63.34亿元,增长16.4%,其中:税收收入45.74亿元,增长16.4%,税收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2%,与上年持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1.55亿元,增长17.4%,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5.1%,环境保护支出增长15.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16.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5.4%。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02.52万亩,比上年增加4.20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09.10万亩,增加1.05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100%。棉花种植面积6.09万亩,减少1.01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8.95万亩,减少0.8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63.75万亩,减少2.90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199.41万吨,比上年增产0.8%;棉花产量0.40万吨,减产8.2%;油料产量9.02万吨,减产 0.1%;蔬菜产量220.21万吨,增产1.7%。肉类总产量19.09万吨,增长3.9%;禽蛋产量28.18万吨,增长1.1%;牛奶产量21.5万吨,增长4.4%。

全年有效灌溉面积242.30万亩,比上年减少0.6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78.4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5%;农用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分别达到6.63万台和17.62万台。全年农村用电量11.13亿千瓦时,增长2.3%。

表2: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99.41 0.8

夏粮 106.35 0.7

秋粮 93.06 0.9

油料 9.02 -0.1

# 花生 8.59 0.7

棉花 0.40 -8.2

蔬菜 220.21 1.7

水果 31.26 2.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80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6.51亿元,增长17.3%;产品销售率达到99.4%。

表3: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指标 增加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706.51 17.3

#轻工业 254.29 18.8

重工业 452.22 16.5

#国有控股企业 91.05 8.1

#国有企业 10.00 -15.1

集体企业 18.36 12.5

股份合作制企业 5.92 27.6

股份制企业 358.88 16.1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52.05 17.9

其他 261.30 20.9

#非公有制工业 566.72 19.9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6个大类中,增加值居前10位的行业增速分别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4.0 %,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2.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8%,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增长25.1%,橡胶制品业增长21.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1.7%,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6.8%,造纸及纸制品业增长32.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0.6%,饮料制造业增长5.6%。

铝工业、汽车及零部件、中部煤盐联合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和生物六大支撑产业完成增加值399.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拉动点为9.7%。高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28.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1%。火电、煤炭、建材、黑色、有色、化工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12.2%,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低5.1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比上年增长8.2%,发电量下降24.3%,烧碱增长3.7%,农用化肥下降15.1%,轮胎外胎增长29.1%,水泥下降0.2%,氧化铝增长19.1%,汽车配件增长26.0%。

表4:201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畜肉制品 万吨 1.7 35.1

速冻米面食品 万吨 3.1 62.1

饮料酒 万升 43.7 -28.2

纱 万吨 7.0 8.8

服装 万件 1469.6 123.0

原煤 万吨 809.4 8.2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105.1 -24.3

轮胎外胎 万条 674.1 29.1

钢材 万吨 48.2 23.6

原铝(电解铝) 万吨 52.0 -5.0

氧化铝 万吨 186.5 19.1

铝材 万吨 22.3 37.7

水泥 万吨 555.1 -0.2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190.2 -55.8

氢氧化钠(烧碱) 万吨 32.3 3.7

农用化肥(折纯) 万吨 45.3 -19.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00.13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实现利润总额223.53亿元,增长13.0%。分所有制看,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润20.91亿元,增长315.2%;集体控股工业实现利润8.39亿元,下降25.8%;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利润194.22亿元,增长7.1%。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15.78亿元,增长127.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利润17.63亿元,增长18.9%;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利润14.06亿元,增长8.6%;橡胶制品业实现利润10.57亿元,下降14.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利润31.48亿元,增长1.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10.81亿元,增长171.2%;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17.25亿元,增长3.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亏损4.66亿元,同比减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