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体育:年末全区共有体育场馆11个,社区和农村健身工程普及率达到100%。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全运会夺得2金1银。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73.2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0.7万人,其中,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15.3万人,比2008年末减少0.1万人。全区户籍人口57.8万人,比上年增长0.7%。其中,农业人口30.5万人,占总人口的52.8%;非农业人口27.3万人,占总人口的47.2%。 人民生活: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79.5元,比上年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465.8元,比上年增长6%,恩格尔系数为33.5%。 图5 2005-2009年顺义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648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056元,比上年增长16.7%,恩格尔系数为34.8%。 图6 2005-2009年顺义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速度 ![]() 社会保障: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和基金收缴同步提高,“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深入推进,养老金月人均领取水平达到1680元,劳动年龄内大龄城镇无业居民和超过劳动年龄的城乡女性居民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农合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全年共计报销1.45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养老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2张。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月人均410元和年人均2530元,住院医疗和大病救助标准分别提高到3万元和5万元,社救、优抚对象建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4.5万元和5.4万元。 十、能源和环境 能源:全区能源消费总量为752.5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41%。其中,第一产业能源消费量为14.3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76%;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为129.2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56%,第三产业能源消费量为562.7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95%;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为46.1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06%。单位GDP能耗为1.0904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16.37%。 环境:全区林木绿化率达到26.6%。城市园林绿地面积610.48公顷,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24.61平方米。潮白河森林公园、引温入潮二期、龙道河生态治理等重点工程全面开工,花博会展馆、首都机场周边道路和城区街道进行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百村万户” 绿化美化二期工程顺利完成,151个村、3.7万户农民从中受益。不断深化城乡环境整治,完成216项台帐任务、18项折子工程以及168项帐外任务,对全区91条街路和便民市场、停车场进行综合整治,群众满意度创历史新高。深入推进车辆“退黄进绿” 工程,淘汰黄标车1.1万辆,绿标车辆超过营运货车总量的50%。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为271天,比上年增加4天,占全年总天数的74.2%;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率为69.3%,生活垃圾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进展顺利,新淘汰“三高”企业14家,削减COD排放1703吨和二氧化硫排放1204吨。 注: 1.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数据为北京市统计局反馈的初步核实数据。 2.常住人口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户籍人口、对外经济、财税、交通运输、金融业、教育和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环境治理及绿化数据来源于顺义区相关职能部门的年报。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法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 4.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