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涞水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出口总值188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9.2%,利用外资又有新进展,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4万美元。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财政收入达到14489万元,同比增长17.1%,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6830万元,同比增长15.5%,财政支出45956万元,同比增长48.7%,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9761万元,同比增长40.0%。国税完成6631万元,同比增长12.0%,地税完成3980万元,同比增长47.2%。 金融形势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加。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263176万元,同比增长19.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26355万元,同比增长21.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112523万元,同比增长10.7%。 保险业发展较快。各类保险金额达27.1亿元,保费收入106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6%、14.1%,处理赔案1139件,赔付金额57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3%、27.8%。 七、文教、卫生 文化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拥有104所学校,其中:普通中学17所(含1所民办)、职业中学1所,小学87所,专职教师2940人,比上年减少5.6%,在校学生38258人,比上年减少7.3%。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各类卫生机构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卫生机构19个,个体诊所及村卫生所445个,卫生技术人员1298人,其中医生780人,共设标准床位490张。 八、旅游业 近几年,在“旅游富县”战略指引下,我县旅游精品名牌建设突出,野三坡风景区先后被评定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白草畔被评定为省级森林公园,去年野三坡申请世界地质公园成功,第一次拥有了世界级桂冠,知名度不断扩大。全年共接待游客178万人次,创社会经济效益3.5亿元,景区主要景点门票收入达366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0%、52.2%、100.0%。 九、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保持较快增长,全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更新改造投入,投资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0300万元,同比增长14.88%,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1579万元,同比增长7.69%。主要大项目有:北航“3212”工程6000万元、航天三元涞水科技研发基地投资22500万元、中盛房地产富民小区建设投资5500万元、华银基业房地产开发(天鹅湖开发)9500万元、长城长电极厂投资5370万元、兴华房地产开发3900万元、县电力局110千伏变电站建设3830万元、县村村通工程3088万元、涞磁凯立特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等。农村个人投资、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及其它投资约完成18721万元。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总户数105468户,总人口34498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7‰,其中非农业人口55154人,比上年增长9.7‰,城镇人口69098人,城镇化率达到2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676人,人口出生率7.7‰,比上年降低2.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091人,人口死亡率6.1‰。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收入与消费保持同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3036元,同比增长6.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70元,同比增长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42元,同比增长13.2%,城镇人均生活消费4252元,同比增长8.9%。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两个确保”得到有效落实。职工养老保险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共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3597.5万元;失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全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共有3792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低保救济金额达341.3万元;年末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4732人,失业保险金发放105万元,发放率100%。城镇人口失业登记率1.72%,全年共有1615人实现再就业;参加养老保险职工10884人,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达13200人,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到209402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县敬老院1所、光荣院1所,服务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年国家(含定期补助和定期抚恤)优抚对象2227人,优抚金额660万元。 (注:2008年5月对本公报中GDP及第一产业产值、增加值依据省反馈数进行了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