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涞水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00七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发展、改革、和谐三大任务,国民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全县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2007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8161万元,同比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821万元,同比增长18.4%,第二产业增加值66075万元,同比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75265万元,同比增长11.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52元,比上年增长22.1%。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25.9:34.4:39.7调整为28.7:33.3:38.0。 从业人员收入稳步增长。年末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6148人,劳动者报酬22310.4万元,同比增长24.2%,人均年工资13486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在岗职工16133人,工资总额17947.4万元,比上年增长24.2%,人均年工资13487元,比上年增长22.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矛盾和经济运行中深层次问题依然突出、城镇化进程较慢、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居住价格涨幅偏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较大等。 二、农业 受市场价格导向作用,农业生产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02293万元,同比增长16.9%。 种植业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调整种植结构增产增收为目的,发展特色和规模化种植。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含蔬菜)43.51万亩,比上年减播4.57万亩,减少9.5%。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9.6万亩,比上年减少0.8%,总产量124215吨,比上年增长3.0%,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4.99万亩,比上年减播1.1%,产量49467吨,比上年增长2.3%,亩产330公斤,比上年的319公斤增产3.4%,秋粮播种面积24.61万亩,比上年减播0.6%,产量74748吨,比上年增长3.5%,亩产304公斤,比上年的292公斤增产4.1%,(玉米播种面积21.62万亩,比上年增播2.0%,产量为67209吨,比上年增长7.7%)。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91万亩,比上年减少1.0%,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75万亩,比上年减播4.3%,油料总产量8536吨,比上年增长4.9%,(花生播种面积3.73万亩,比上年减播1.1%,产量为8531吨,比上年增长5.3%);蔬菜瓜类播种面积3.87万亩,比上年减播7.6%,产量比上年减少1.8%,达103941吨,其中蔬菜面积为3.65万亩,比上年减播1.9%,产量99629吨,比上年增长4.1%。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受国家优化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林业的政策带动,全县当年又新造林1667公顷,四旁植树110万株,新育苗木166公顷。干鲜果品总产量37585吨,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干果产量2050吨,比上年增长36.7%,水果产量35535吨,比上年增长8.95%。 畜牧业生产不容乐观。受粮食价格上涨和山区禁牧影响,畜禽存栏继续呈下降趋势。年末大牲畜存栏仅1.01万头,比上年减少2.88%;猪存栏比上年减少1.94%,仅12.61万头;羊存栏16.57万只,比上年减少10.14%;家禽存栏58.29万只,比上年减少18.6%。肉类总产量24536吨,比上年减少6.2%;牛奶产量3600吨,比上年增长106.54%;禽蛋产量3964吨,比上年增长1.28%。淡水养殖面积59公顷,水产品产量670吨,比上年减少4.3%。 农业投入增加,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58000千瓦,比上年增长0.3%,其中:农用排灌动力47828千瓦,比上年减少1.3%。年末拥有各种拖拉机4704台,比上年减少0.3%,当年机耕地面积30万亩,比上年增长36.4%。全县农村用电量1480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加27.85%,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6133吨,农药施用量240吨,分别比上年减少13.31%、4.76%。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乡镇企业稳步快速发展。年末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125325万元(含北雄、信德、泰利、保北四家玻璃厂、益康、永乐水泥厂等入统工业企业),比上年增长22.7%,完成增加值40055万元,比上年增长29.0%,实现销售收入125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8%,实现利润11074万元,上缴国家税金355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28.8%。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实现稳步较快增长。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我县工业企业通过自身努力,适当扩大生产规模,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拓展产品销路,增加技术改造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克服原材料、燃料涨价等不利因素,使工业生产仍然保持了稳步较快增长的态势,全县年末完成工业总产值140590万元,同比增长18.7%,完成增加值49091万元,同比增长24.1%,其中28家入统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00594万元(12月月报数,下同),同比增长18.2%,实现增加值32643万元,同比增长18.18%(按可比价计算),主营业务收入达91783万元,同比增长19.8%,实现利税7782万元,同比增长16.6%,其中:税金6102万元,同比增长16.9%;规模以下工业生产形势看好,完成产值39996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完成增加值12663万元,比上年增长17.4%。 建筑业继续快速发展。目前全县拥有建筑企业13家,建筑个体户322户,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35164万元,同比增长0.1%,实现增加值16984万元,同比增长0.2%。 四、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条件继续改善。随着生产的发展、道路的畅通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全县交通运输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县标准公路里程达890公里,测算公路运输完成旅客周转量7659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0.8%,货物周转量1114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7%,各类运输车辆也不断增加,全县年末拥有货运汽车1130辆、其他运输车1900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0.7%、5.6%,客车190辆、运输用拖拉机1443台,与上年持平。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909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年末拥有程控电话机7.7万部,比上年增长38.5%,电话普及率达73部/百户;移动通讯发展迅猛,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双网并行,传输信号覆盖全县,移动电话拥有量达13.6万部,比上年增长94.3%,邮电通讯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国内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市场商品销售稳定增长。全县年末拥有商业、餐饮业企业55家、个体工商户3850户,各类集贸市场44个,年成交额15500万元,同比增长15.7%,其中大型集贸市场16个,年成交额13400,同比增长16.5%。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6293万元,比上年增长15.9%,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总产值达39320万元,同比增长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