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玉田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运输服务于经济的能力逐步增强。全年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104677万元,增长22.3%。 重点干线公路工程如期优质完成,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投资2000万元的102国道玉田以西15.4公里快车道大修工程,投资1200万元的省道玉新连接线20.4公里中修工程,投资1160万元的县道鸦板线19.45公里大修工程,年内均已通车,投资10840万元的省道遵宝线南环以北16公里改建工程全面展开。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交通条件实现突破。全年“村村通”工程完成通村水泥砼路建设246.2公里,累计完成38940万元,解决205个村的通公路,通村率比去年增加了27.3%。 公路运输迅速增长。全年完成客运量892万人,客运周转量35140万人公里,分别增长8.6%和9.7%;货物运输量1082万吨,货物周转量74388万吨公里,分别增长7.6%和4.0%。 邮电通信事业加速发展。全县邮电业务总收入完成13818万元(不含移动通信业务),增长0.2%。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569万元,电信(包括网通、铁通、电信三家)业务收入11550万元,比上年增长1.4%。全县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7.78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6.94万户,增长2.7%,电话普及率达26部/百人;全年邮政函件47万件,发行报纸501万份,杂志13万份。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全县商贸经济蓬勃发展,商品流通渠道不断扩宽,业态呈现多样化,形成了布局合理、多功能、多层次、网络化的商贸市场体系。一大批新兴业态应运而生,连锁商店、仓储式商店、专卖店、便利店、快餐店、超级市场发展迅速,消费品市场持续高温。2005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亿元,同比增长17.0%,其中,县以上零售额122190万元,增长17.0%,县以下零售额183282万元,增长17.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62706万元,增长19.7%,餐饮业零售额42766万元,增长3.0%。 七、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成效显着。我县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经济工作的重点,以项目为载体,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开拓招商引资渠道,取得了显着成效。2005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1007万美元,同比下降29.9%;利用省外资金4.2亿元。 对外贸易实现新突破。2005年,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4832万美元,同比增长39.2%,其中,出口总值超过3000万美元,达340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3%;进口总值142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9.1%。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玛钢、电子、服装等工业产品出口增长较快。 八、财政、税收、金融 财政、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全年财政收入完成51600万元,增长24.6%,其中中央级收入26077万元,增长36.5%,省级收入4198万元,增长32.8%,县级收入21325万元,增长12.6 %。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协调发展能力增强。全年财政支出45149万元。 全县税收收入完成41546万元,增长23.4%,其中国税收入29094万元,地税收入12452万元,分别增长32.4%和11.5%。 金融存、贷款稳步增长。年末全县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为756562万元,比年初增加6530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299129万元,比年初增加14291万元。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030140万元,现金支出2897029万元,收支相抵货币净回笼133111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50818万元,比年初增加62655万元。全县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9880元,增长10.2%。 九、科技、教育、文化、广播、卫生和体育 科技工作跃上新台阶,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明显。2005年,全县坚持以“科技打造品牌,创新带动发展”为总体目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不断加强,年内共完成市级以上科技成果11项,市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6%。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3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 %。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84所,在校生102568人,教职工7645人,其中专任教师6384人。基础教育得到加强。小学在校学生3776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普通中学在校学生47790人,初中在校生巩固率为97.6%,比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05年高考全县二批本科以上上线1555人,二批本科上线人数和综合排名均位居全市第二位。职业教育坚持“围绕市场办职教、强化特色求发展”意识,取得办学水平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全县全年教育基础设施和教育装备现代化完成投资2570万元,其中农村中小学危旧校舍改造和布局调整投资1068.7万元,教育装备现代化1095万元投资。目前,全县中小学已有微机室269个,微机7700多台,多功能教室306个,教师电子备课室21个,200多个单位实现宽带上网,在全市居领先水平。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电影院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全县拥有县级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6万户。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式启动,“玉田中心广场”于今年6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更好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平台。 医疗卫生事业成绩显着。建立健全了疫情监测报告网络,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不断完善。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8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所,妇幼保健站1 所;卫生机构床位数1548张;卫生技术人员1402人。计划免疫工作得到加强,年内实施了《国家计划免疫与设苗流通管理条例》,实现了我县一类疫苗的计划免疫免费接种。2005年,进行冷链运转12次,接种各种疫苗近4万支,7万余人次,五苗接种率达到98%以上,建卡建证率达到100%。完成了县二院产权制度改革及窝洛沽卫生院恢复建制工作,强化了乡镇卫生院的后续管理工作。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体育竞技水平有新的提高。2005年成功举办了“嘉陵杯”全国越野摩托车锦标赛河北玉田站的比赛。群众体育活动形成制度,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竞赛训练工作稳步发展,适时参加了省市级各类比赛,均取处好成绩。 十、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年末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942元,同比增长20.0%;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910元,增长7.5 %;农民人均纯收入4377元,增长9%。 居民消费性支出继续增加。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6538元,增长22.3 %;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46元,增长5.0 %。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现住房人均使用面积22.4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3.69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