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永康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年全市保费收入10.87亿元,比2009年增长26.1%,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51亿元,增长25.6%;人身保险保费收入6.36亿元,增长26.4%。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2010年全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数21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项,省级项目110项,地市级项目25项,县市级项目66项。获科技进步奖28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3项,地市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县市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通过科技成果鉴定66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51项,地市级5项,县市级2项。全市各类专利申请受理量2455项,专利授权量2698项。 2010年全市拥有各类学校258所,其中普通高中8所、初中20所、职业中学4所、小学61所、幼儿园162所、聋哑学校2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共有教职工7202人;在校学生12.62万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5.92万人,初中在校学生2.14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0.95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巩固率、小学升学率都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初中巩固率均为100%,初中升学率97.4%;高中毕业生升学率67.7%,比2009年提高1.3个百分点。2010年考上大中专院校3432人,其中普通高校2592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0年市政府投入400多万元用于农村文化建设,完成农村文化“十项工程”。到2010年末有图书馆(流通站)128个,藏书总量52万余册;文化馆1个,文化站16个;省级东海文化明珠6个,市级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保护项目国家级3个,省级9个,金华市级27个,永康市级52个;电影院1个,放映厅3个,电影观众人数42万人次,票房收入112万元;艺术表演团体16个,演出场次3087次,紫微水上舞台演出42场,观众人数51.2万人次。全市有省级文保单位8个,市级文保单位75个,市级文物保护点179个,有馆藏文物2241件。全年出版《永康日报》305期,共发行1231.00万份。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6.5万户,数字电视用户4.7万户。 2010年全市拥有医院、卫生院22个,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030张。有医生1092人,注册护士1115人,有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2862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45.5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4.9%。 全市拥有室外健身公园、广场492个,室内全民健身中心20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30个,体育场馆12个。举办综合运动会2次,举办单项比赛20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20次,参加活动人数2万人。在校中小学体育锻炼达标率为98.0%。 十、环境保护 2010年,全市共立案查处违法排污企业单位229家。全年共接到环境信访、污染投诉案件857起,调处率100%。排污费收缴经验全省推广,重点污染源企业3+1模式管理成效明显。开展了武义江流域永康段水环境整治工作,并顺利通过验收,精饰表面整合区集中污水处理站成功实施社会化运作,环保型磷化替代课题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下拨生态村、生态镇创建经费264万元。年末烟尘控制区总面积60.56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总面积21.4平方公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73.6%,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地面水水质达标率75%,全年空气质量达标(AIP〈100)天数303天。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0年末户籍总户数22.25万户,户籍总人口57.34万人,比2009年末增加0.51万人。年末户籍总人口按性别分,男性人口29.31万人,女性人口28.03万人。按农业与非农业分,农业人口47.39万人,非农业人口9.94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2.7%。全市出生人口7390人,出生率12.9‰;死亡人口3825人,死亡率6.7‰;自然增长人口3565人,自然增长率6.2‰。 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19元,比2009年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11126元,比2009年增长14.2%。 全市有社会福利院1个,年末床位478张,年末收养285人;集体办敬老院8个,年末床位908张,年末在院人数701人。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5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3.99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4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30.39万人(含农村养老保险人数)。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1160个,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9%,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065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3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