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兰溪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8-31 金华市兰溪市统计局

2010年,兰溪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强工兴市”战略,认真落实“强工业、兴三产、优环境、促民生”十二字方针,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事业加快推进,科学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不断推进。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78.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7%(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6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7.1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3.79亿元,分别增长4.5%、14.2%和12%。人均GDP为27001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989美元),增长12.2%。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2005年的11.2∶57.2∶31.6调整为2010年的9.9∶60.0∶30.1(见图2)。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2%,其中居住类上涨6.8%,食品类上涨7.0%(见图3、表1)。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1087人,其中4883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5%,比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增0.1%,单产比上年下降3.1%,粮食总产量为12.8万吨,下降3.0%,其中单季稻总产量为8.1万吨,下降10.7%。

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增长。其中,油料播种面积15.3万亩,比上年增4.4%;蔬菜8.3万亩,比上年增3.5%;棉花播种面积7.2万亩,比上年增18.8%。

畜牧业生产形势好转,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为3.9万吨,比上年增长4.2%;渔业产量1.8万吨,比上年增长3.1%。

现代农业继续发展。全年净增有效灌溉面积0.05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与上年持平。农业机械总动力28.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

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实际已完成环境综合整治村479个,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75%农户家庭实现卫生改厕,31.7%村庄开展了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各类农村劳动力培训10190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较快。累计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点)19个。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进展顺利。据对2007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低收入农户统计监测调查,2010年人均纯收入已达到3789元。农民下山搬迁工程稳步推进,下山搬迁累计242户,793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9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5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505.03亿元,销售收入498.68亿元,分别增长38.8%和37.6%,增幅位居金华各县(市、区)第二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详见附表3)

七大行业产值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纺织和冶金行业的产值和收入均突破百亿。2010年,纺织行业技改投入继续加大,共新增2000多台喷气织机,累计总数已超7000台,产业集群效应显着。纺织行业已超过冶金行业,成为我市七大行业中的第一大行业。(分行业主要指标见附表4)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2.29亿元,比上年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47.09亿元,增长114.4%,增幅列金华各县(市、区)第一位。新产品产值率达到9.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年末,中国名牌累计2件,浙江省名牌累计31件,中国驰名商标累计12件,浙江省着名商标累计30件。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9.84亿元,比上年增长37.7%;其中利润16.38亿元,比上年增长52.6%。纺织、医药制造、化工、水泥、冶金、机械、电力等七大行业实现利润14.37亿元。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8.95亿元,比上年增长43.4%。年末全市共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30家,年内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3.67亿元,增长20.6%,房屋竣工面积204.67万平方米,增长67.9%。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58亿元,比上年增长41.4%(见图5),其中限额以上投资64.13亿元,增长44.3%。在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二产业投资43.22亿元,增长43.2%,其中工业投资42.58亿元,增长41.1%;第三产业投资20.91亿元,增长47.7%。全年限额以上投资项目240个,比上年增长2.2%,其中,新开工项目152个,比上年下降12.1%。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33亿元,比上年增长6.9%。商品房销售额21.99亿元,增长39%。

五、国内贸易

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见图6)。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1亿元,增长18.6%;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4亿元,增长16.2%。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0.29亿元,增长6.9%;零售业零售额61.27亿元,增长17.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6.69亿元,增长18.4%。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中,五金、电料类增长123.4%,煤炭及制品类增长110%,服装类增长84.2%,粮油类增长72.7%,金属材料及制品类增长66.5%,种子饲料类增长44.3%,棉麻类增长35.9%,废旧物资类增长34.7%。

2010年全市共有各类市场54个,商品交易市场年成交额16.57亿元。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3个,总成交额6.35亿元,比上年增长5.8%。

六、对外经济

2010年,进出口总额为8017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7.0%,其中进口16069万美元,增长22.0%;出口64105万美元,增长54.9%,出口占全市的比重从上年的4.8%提高到5.3%。

主要出口产品稳定增长,机电类产品增幅突出。纺织原料面料及纺织制品是我市的主要出口产品,2010年累计出口3415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6.4%,占全市出口总量的53.3%。蓄电池出口3247万美元,增长125.9%,照明产品出口3580万美元,增长58.1%,铝合金铝箔出口3728万美元,增长372.3%(见表4)。

全年新批三资企业11家,合同利用外资6160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4050万美元。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2010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4.53亿元,比上年增长8.4%。

全年完成公路旅客周转量61653.61万人公里;公路货物周转量72876.65万吨公里;水运货物周转量12124.8万吨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3.48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32亿元,增长30.9%;电信业务收入3.16亿元,增长4.4%。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6.54万户,比上年末下降20.8%。其中住宅电话10.43万户,下降30.6%;公用电话1.04万户,下降31.1%。年末拥有移动电话用户45.96万户,增长33.3%。国际互联网用户数6.03万户,增长12.3%。电话普及率达94.2部/百人,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部24.9/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69.3部/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