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8-31 拉萨市统计局

拉萨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步提升,城乡消费齐头并进。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城乡市场均保持良好增长。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83.86亿元,增长16.3%;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4.59亿元,增长20.8%。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0.1亿元,增长18.4%;零售业零售额77.1亿元,增长17.2%;住宿业零售额0.62亿元,增长15.2%;餐饮业零售额10.63亿元,增长12.2%。

拉萨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市区物价水平温和上涨,食品类价格涨势明显。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与全区平均水平同步。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呈现“七升一降”格局。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同期为100)如下:

指标 市区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2.2

其中:食品 104.3

烟酒及用品 101.9

衣着 102.4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1.4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1.4

交通和通信 98.6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1

居住 102.7

商品零价格总指数 99.9

六、对外开放和旅游

国内外市场明显好转,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8.26亿美元,占全区比重达到98.8%;其中,出口7.65亿美元,占全区93.9%;进口0.65亿美元,占全区99.2%。

不断完善投资环境,着力实施招大引强战略,成功举办了雪顿节、市长高峰论坛等招商引资活动,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6.08亿元,同比增长20%。

旅游业增势强劲。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13.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399.02万人次,增长28.6%。实现旅游总收入42.11亿元,增长28.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7.18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507.23万美元,增长39.3%。

七、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货物运输量分别比上年增长610.3%和43.8%。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866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9.16万辆,其中非运营车辆7.2万辆;年末民用车中新注册11896辆,进口5038辆;年末个人汽车拥有量达到70633辆。

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运输量

货运量绝对数(万吨) 比上年增长(%) 客运量 绝对数(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

总 计 586.27 43.8 49041.26 610.3

铁 路 230 908.8 176 137.8

公 路 356.27 -7.5 4725.26 -30.8

邮政电信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总量达到7.11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28亿元,电信业务总量6.83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9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9.12万户,乡村电话用户0.85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8.92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不含移动公司)3.83万户。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再创新高,保障性支出大幅增加。全年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02亿元,增长49.5%,其中各项税收收入12.78亿元,增长48.3%。在全部税收中,增值税完成2.06亿元,营业税完成5.41亿元,企业所得税完成2.47亿元。地方财政支出(一般预算支出)51.33亿元,增长3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支出8.68亿元,增长32.7%;农林水务支出4.31亿元,增长41.4%;医疗卫生支出2.2亿元,增长26.1%;教育支出9.95亿元,增长19.7%;交通运输支出0.21亿元,增长256.1%。财政支出保证和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

拉萨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有力支持经济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96.13亿元,比年初增加211.8亿元,增长3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增加,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1.03亿元,比年初增加23.73亿元,增长18.6%。企业存款199.9亿元,比年初减少113.33亿元,下降36.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14.05亿元,比年初增加50.11亿元,增长30.6%。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指标 绝对数(亿元) 比年初增加(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年末各项存款余额 896.13 211.8 31.0

# 企业存款 199.9 -113.33 -36.2

居民储蓄存款 151.03 23.73 18.6

年末各项贷款余额 214.05 50.11 30.6

# 短期贷款 41.09 -4.19 -9.2

个人贷款及透支 3.46 0.88 33.9

单位贷款及透支 37.58 -3.83 -9.3

中长期贷款 143.45 23.84 19.9

# 个人贷款 37.95 1.81 5.0

# 个人消费贷款 27.18 -0.63 -2.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方面,整合科技资源,加大投入,2010年度实施27个科技项目,落实资金1113万元,新增120名农牧民科技特派员,新建22个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受众6万余人次。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共有普通高校6所,普通高等教育(含成人教育)招生8225人,在校生23593人,毕业生5568人;研究生教育招生170人,在校研究生423人,毕业生102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606人。全市高中、初中教育招生12439人,在校生36612人,毕业生11761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8%,初中入学率99.47%。小学教育招生8153人,在校生47791人,毕业生758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76%。特殊教育招生5人,在校生17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1092人。小学、初中教育“三包经费”不断增加,各类学校政府财政经费投入也不断加大。

各类教育招生和在校生情况

单位:人

指标 招生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在校生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毕业生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研究生教育 170 41.2 423 18.2 102 21.4

普通高等教育 8225 14.5 23593 9.2 5568 -5.6

中等职业教育 1522 -15.4 1606 -34.2 3547 227.5

普通中学教育 12439 -2.2 36612 -0.1 11761 -2.4

小学教育 8153 -0.46 47791 1.46 7586 -8.3

十、文化和卫生

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文艺创作、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事业取得新成绩。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站)、群众艺术馆23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共有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6.29%和96.04%。全年出版报纸6043万份,各类杂志160万册,图书1446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