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嵊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重点项目投资进展顺利。27个项目当年实际完成投资21.0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3%。22只项目完成全年投资计划,其中11只完成形象进度计划,嵊州市越剧艺术学校、110KV双塔输变电、嵊新连接线已建成投入使用。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78.55亿元,增长17.7%;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34.26亿元,增长16.4%。全市批发业零售额6.80亿元,比上年增长29.5%;零售业零售额91.49亿元,增长16.8%;住宿业零售额1.20亿元,增长18.3%;餐饮业零售额13.33亿元,增长14.8%。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51.3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32.18亿元,增长131.4%。 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年末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0个,全年城乡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60.68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60.09亿元,增长2.2%;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0.58亿元。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3个,其中中国领带城成交额23.12亿元。江滨市场提升为三星级农贸市场,领带城物流中心建设正在展开。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全市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4.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1%。自营出口12.47亿美元,增长33.8%。其中领带服装出口59039万美元,增长30.0%;电器厨具出口40761万美元,增长39.2%;机械电机出口8281万美元,增长36.9%。其中出口欧盟32178万美元,美国26142万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25.8%和21.0%;对香港、俄罗斯的出口增势旺盛,分别增长642.8%和308.1%。2010年自营出口是2005年的2.69倍。进口额1587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1.8%。其中机电产品进口7333万美元,光学、医疗等仪器6838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40.2%和21.0%。 外资质量进一步优化。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3只,计划总投资2788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3%。项目平均投资规模1212万美元,比上年提高230万美元,其中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3只。全市合同利用外资1368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6%。实际利用外资8308万美元,增长25.6%。 对外经济稳步发展。新批境外投资企业5家,总投资额71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2.2%。境外投资企业总营业额4455万美元,带动出口额3091万美元,分别增长177.6%和92.8%。 七、交通、旅游、邮电 公路、水路运输稳步跟进。全市有跨市公路客运线路79条,市内线路88条,营运客车702辆11415客位;全年营运客运量381.5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3603万人公里。营运货车3226辆,货运吨位8111吨;营运货运量246.03万吨,货运周转量43290万吨公里。水运船舶67艘,其中货船60艘12092吨位,客船7艘384客位。全年水运货运量123.70万吨,水运货运周转量16957万吨公里。 旅游事业发展较快。接待国内游客330.42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6.5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1%和26.2%;接待入境游客41046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296万美元,分别增长17.5%和21.0%。年末共有星级饭店7家,全年营业收入14625万元。 邮电通信保持稳定。实现邮电业务收入4.91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电信业务收入(包括移动、联通等)4.57亿元,增长5.7%。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26.69万户,比上年减少2.91万户;移动电话59.42万户,增加14.85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数(不含手机上网用户)79036户,增加8400户。 八、金融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加快。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3.84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69.02亿元,增长18.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25.09亿元,增长25.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63.7亿元,增长22.2%;中长期贷款56.57亿元,增长31.7%。其他信贷业务较快发展,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承兑汇票余额36.76亿元,比年初新增3.6亿元,增长10.9%。 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邮政储蓄银行嵊州市支行、绍兴银行嵊州支行、招商银行嵊州支行、浙江嵊州瑞丰村镇银行等近年新设机构2010年新增贷款14.81亿元,占全市新增贷款的32.4%。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嵊州市恒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为三农、小企业融资提供补充。融资工作创新突破。“10嵊州债”在2010年债券市场上低利率成功发行。 九、科学技术、教育体育 科技事业再创新绩。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1家、绍兴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绍兴市专利示范企业2家;年末高新技术企业25家。共实施项省级以上项目27项,其中国家级10项(只),省级科技项目17项,省级新产品55只。嵊州本级工业项目200余项。全市专利申请数92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32项;专利授权数80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5项。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共有中小学校107所,比去年减少3所。其中普通高中7所,职高5所,初中30所,小学65所;在校学生8.33万人,其中普通高中1.46万人,职高0.68万人,初中2.19万人,小学4.00万人。专任教师5181人,其中普通高中1040人,职高409人,初中1655人,小学2077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各类学校比例为98.01%;高中升学率87.2%。全市幼儿园112所,其中集体办35所,社会办77所,在园幼儿2.08万人。 体育水平稳步提升。在绍兴市级以上运动会中共获117枚金牌,其中省运会共获13.75枚金牌,创近二十年来的最好成绩;嵊州一中、崇仁镇校成为省体育特色学校。组织开展了登高健身活动等群体活动;承接了省体育局送体育培训和体质测试下农村进社区活动,200余名厂矿企业职工接受体质测试;继续实施“新农村小康体育工程”,共有省、绍兴市级小康体育村93个,创建省级农村体育俱乐部4个,绍兴市体育特色村2个。 十、文化、卫生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量47.8万册,市图书馆通过国家一级馆复评。电影2123工程深入实施,全年共放映电影4812多场。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新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文物保护点28处。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1.2万户。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76个,其中医院6个、卫生院21个,门诊部(所)81个,村卫生室257个。医疗机构实有床位数1886张,其中医院1273张,卫生院528张。卫生技术人员2683人,其中执业医生1042人,执业助理医生239人,注册护士875人。积极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和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婚检率提高到8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