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邳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昂扬向上、坚韧挺拔、心无旁骛、精诚团结的“水杉精神”,突出“三重一大”,实施“四大计划”、加快“四个转型”,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不断开创率先发展、富民强市的新局面,全国百强县中位次大幅提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又跃新台阶,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综合 经济发展稳健向好。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5.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58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60.75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145.06亿元,增长15.8%。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18.1:43.3:38.6调整为16.3:44.0:39.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186元(按常住人口计算),首次超过全面小康社会24000元的目标值,按当年汇率折算达到3720美元。 城市化水平逐步提升,年末全市城市化率达44.0%,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全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5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占全市GDP的比重达69.4%。年末工商部门登记私营企业5848家,比上年末增长18.3%;注册资本达118.37亿元,增长46.6%。个体户38550户,增长21.4%;注册资本达16.52亿元,增长51.3%。年末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17.5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5.9%。 就业形势稳定,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年末全市城镇集体及以上单位在岗职工62324人,比上年末增加811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72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5%。全年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4136人次,企业在岗职工868人次,农村劳动力12295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67万人,年末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人数达47.8万人。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稳步推进。根据《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的监测结果,已经达标指标17个,比上年增加3个,24个指标完成省定时序进度,比上年增加2个。22个指标完成自定时序进度,与上年持平。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粮食总产创历史最好水平,达到75.88万吨,比上年增长2.9%;粮食种植面积118.8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57千公顷。棉花面积5.67千公顷,减少1.13千公顷;产量0.68万吨,减少0.09万吨。油料面积4.56千公顷,与上年持平;产量1.48万吨,减少0.01万吨。水果产量8.30万吨,增长1.2%。 林牧渔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7.93亿元,比上年增长6.7%。年内造林面积26650亩,育苗面积11936亩,四旁植树382万株。肉类总产量38.76万吨,增长41.3%;禽蛋产量15.76万吨,增长8.7%;水产品产量3.92万吨,增长2.6%;蚕茧产量1260吨,增长0.8%。 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04.50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3.1%。年末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498台,小型拖拉机57528台,联合收割机2700台,农田排灌动力机械53000台。农村用电量112235万千瓦时,农业化肥施用量14.73万吨。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0.81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健运行。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0.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全年工业用电量12.8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5%。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6.59亿元,比上年增长66.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8.4%,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97.75亿元,比上年增长50.0%;实现利税105.43亿元,增长56.0%,其中利润63.46亿元,增长66.0%。 建筑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市建管局系统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29.0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64.4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38.00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其中工业投资236.94亿元,增长41.3%。其中规模以上投资326.84亿元,增长26.1%,其中城镇投资185.12亿元,增长33.7%;农村投资141.72亿元,增长17.5%。在城镇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9.21亿元,增长26.0%。商品房销售面积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1.5%。 五、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57.06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全市公路总里程3025.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682.1公里。内河航道总里程177.9公里,其中省以上干线62公里。 交通运输能力大幅提高。全社会货运量4024万吨,比上年增长15.8%;货运周转量578641万吨公里,增长10.7%。全社会客运量2122万人,比上年增长20.1%;客运周转量75100万人公里,增长22.0%。港口吞吐量1179万吨,增长6.7%。 邮电通信业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9485万元,比上年增长34.1%;邮电业务收入58548万元,增长13.6%。年末本地电话用户19.1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7.18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33万户。年末邮政线路总长度472公里;农村投递线路长度4200公里。全年邮递国内、国际函件及机要文件250.34万件;包件0.80万件;汇票26.16万张;报刊发行1130.04万份。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平稳持续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城镇零售额43.66亿元,增长11.9%;乡村零售额38.91亿元,增长25.8%。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6.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5.59亿元,增长28.7%。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积极应对外需不足的严峻局面,对外贸易实现小幅增长。全年出口总额6412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4.3%。新批外商投资项目9个,协议注册外资额2547万美元;实际到帐注册外资额9131万美元,增长37.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50.07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3.10亿元,增长20.2%。全年财政总支出59.23亿元,增长14.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1.11亿元,增长31.9%。 金融机构存贷款快速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7.77亿元,比年初增加36.52亿元,增长25.9%,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9.59亿元,比年初增加16.57亿元,增长16.1%。各项贷款余额124.16亿元,比年初增加26.60亿元,增长27.3%,其中:短期贷款73.17亿元,增加20.03亿元,增长37.7%;中长期贷款50.54亿元,增加6.96亿元,增长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