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启东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对外经济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2010年,全市新批工商登记注册外资5.77亿美元,全市注册外资实际到帐3.65亿美元,同比增长196.6%。新批外资项目37个,同比增长19.4%,平均单体规模1560万美元。在37个新批外资项目中,总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22个,制造业项目16个。 对外贸易高歌猛进。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5.74亿美元,同比增长60.0%。其中,出口额19.18亿美元,同比增长57.1%。在出口贸易总值中,机电产品出口15.60亿美元,同比增长66.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4.66亿美元,同比增长66.9%;农产品出口0.40亿美元,同比增长10.3%。全市出口贸易主要地区是欧洲、亚洲、北美洲、大洋洲,出口总额分别为13.02亿美元、2.51亿美元、2.29亿美元、1.07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7.3%、4.5%、197.7%、227.0%;出口的主要国家是德国、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出口总额分别为8.96亿美元、1.72亿美元、1.48亿美元、1.06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0.5%、114.6%、106.8%、240.6%。 外经合作稳步推进。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0.96亿美元,同比增长14.9%。境外投资取得新进展,好收成集团在美国设立的境外企业增资100万美元,奥翔服饰有限公司分别在英国、爱尔兰投资设立了境外贸易公司,瑞帆环保设备公司在香港新设成立瑞英环保技术公司。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崇启大桥完成实物工作量23.6亿元,占工程概算的64%。宁启铁路启东段工程可行性研究通过铁道部评审并完成初步设计。420公里农村道路建设和110座农村危桥及宽路窄桥改造全面完成,新三河港三座大桥主体工程完工,南引河北新段护岸工程竣工,吕四船闸改造工程竣工复航。延伸调整镇村公交线路4条,406辆出租车全部更新换型。 交通运输能力所有提高。全市共有3家以公有经济为主的客运专业企业,设立6个二级以下客运站,128个客运站亭,767个客运站牌。开辟省、市、县际及县内各类客运线路167条,配置客运车辆324辆,13715客位,日发班次1072班,年客运总量达2800万人次。其中城乡客运一体化营运线路30条,班车109辆,客位3801座,日发班次912班,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100%。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721万人,同比增长12.0%,公路货运量805万吨,同比增长11.9%。全市等级公路里程明显增加,总里程达3406.1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24公里,一级公路87.47公里。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44216辆,净增1205辆,增长2.8%,其中,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36957辆,净增820辆,增长2.3%。 邮电通信业稳步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75亿元,比上年增长21.8%;电信业务收入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年末,全市拥有固定电话用户34.07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27.7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9.23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9.99万户。 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大。全年旅游项目投入总量8.4亿元,在建超亿元旅游项目5个,在建超千万旅游项目15个。全市共有旅行社5家,服务网点6家,景区2家,星级宾馆9家,其中四星2家,三星5家,二星2家。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55.39万人次,同比增长26.8%;境外入境旅游人数1.26万人次,同比增长18.2%。实现旅游总收入18.96亿元,同比增长28.6%。旅游外汇收入1279.32万美元,增长16.7%。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税收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75.06亿元,比上年增长65.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26亿元,增长46.6%;基金收入23.27亿元,增长140.6%。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见表3)。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7.5%,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全年财政总支出56.71亿元,增长73.7%,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3.5亿元,增长32.0%,基金预算支出22.6亿元,增长232.2%。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74亿元,增长81.8%;教育支出8.37亿元,增长34.7%;医疗卫生支出1.83亿元,增长7.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31亿元,增长66.4%。 金融市场高位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人民币)余额494.16亿元,比年初增加93.45亿元,增长23.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3.07亿元,比年初增加54.38亿元,增长18.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9.61亿元,比年初增加64.66亿元,增长30.1%。其中短期贷款13.97亿元,比年初增加1.62亿元,增长13.1%;中长期贷款27.61亿元,比年初增加8.57亿元,增长45%。 保险事业有力推进。两家独立核算的企业(中保财产公司和中保人寿公司在启的分支机构)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6770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产险保费收入5044万元,增长24.8%;人寿险保费收入41726万元,增长17.9%。全年赔付7296万元,其产险赔付2407万元;人寿险赔付4889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拥有职业中学2所,在校生6900人;普通中学38所,在校生42767人;小学54所,在校生40014人;幼儿园62所,在园儿童20576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20人(见表4)。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5%。有38所幼儿园创建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全部普通中学达到省定三星级标准。 科技进步成效显着。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72万人,同比增长5.6%,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2.02万人,同比增长5.2%,农业技术人员0.59万人,同比增长2.7%。年内申请专利受理量4246件,同比增长52.2%,授权量1016件,同比增长83.7%。目前,有49个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获批准立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20项。有5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8个产品被认定为自主创新产品,44个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1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创新型企业,9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 十、文化、卫生、广电和体育 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全市共有歌舞娱乐场所27家,网吧63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80家,书报刊经营单位148家,印刷企业126家,演出团体5个,演出场所11家,电影放映单位14家、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总数为587家。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年精心组织春节各界人士联谊会、在外人士新春团拜会、元宵晚会、首届“中老年舞蹈大赛”、“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迎世博”文艺演出等活动。成功举办江海文化节系列文化活动,包括“第三届江海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江海大开发,辉煌新启东”摄影展和启东市首届中老年舞蹈大赛,全新展示江海文化风采。组织送戏下乡夏季纳凉晚会36场,观众达10万人次。版画创作成果丰硕,水印版画《锐》参加了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览特邀作品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茧-铸》、《乐界》双双入选了台湾第十四届国际版画双年展。 |